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通证券大摆乌龙 保荐人为何屡犯低级错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2日 19:49  财新网

  这一低级错误,初看起来是操作者的疏忽和荒唐所致。但究其本质,与保荐人制度本身的异化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财新网】(记者 张冰)11月21日,海通证券的两名保荐人,为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所作的保荐书大摆乌龙,针对姚记扑克的保荐结论赫然出现在道明光学的保荐书上。而姚记扑克早在2011年7月18日已经公布了投行的保荐书,保荐机构同样是海通证券。

  这一低级错误,初看起来是操作者的疏忽和荒唐所致。但究其本质,与保荐人制度本身的异化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保荐人制度来源于英国,一般保荐人都是由业内资深人士担当,类似国内的独立董事制度。保荐人制度的初衷,在于强化对上市公司的质量保证。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在中国的现实操作中,保荐人最被看重的是其上市管道功能。一个上市项目,需要两名保荐人签字。而只有负责的项目已经完成,保荐人才能开始下一个项目。这样,保荐人成为券商拿到项目的通道,保荐人的多少,决定了券商投行业务的规模多少。

  这样的背景下,保荐人更主要的精力自然就投放在了保证公司上市通畅上,保荐书本身无足轻重,出现低级错误并不足为奇。

  与之相应,对保荐人的惩罚也难以进行下去。最近一段时间,公司上市后,业绩突然下滑,但是保荐人毫无责任的现象也层出不穷。2011年7月1日,证监会网站发布了三则公告,对于海普瑞IPO、九牧王IPO、上海医药再融资三个项目的6位保荐代表人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措施,这也是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首次对保荐人进行处罚。

  实际上,保荐人的处罚力度一般不太大。近年来,出现过证监会暂停受理该保荐人资格3个月,也有出现吊销保荐资格,但是一般是因为保荐人未参加监管部门的考试等,或者报名考试资格作假。

  处罚不下去的原因也是保荐人的上市通道功能。保荐资格变成了30年前的粮票、布票,扭曲成指标之后,券商会拼命保住保荐人的保荐资格。

  从另一方面看,保荐人地位的取得是通过考试而来,但是能够通过考试,考试成绩好,并不能等同于保荐人对上市公司的把握和了解,也不能等同于保荐人的敬业程度。

  只有保荐人的指标功能被去除掉,保荐人市场里的各种怪现象才会逐渐退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