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市发展要靠机制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2日 03:30  证券日报

  中国资本证券网 杨学军 关欣 张宏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由此标志着新中国股市正式进入国人视野,也从此拉开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

  但是,对于中国股市的认知,却从一开始便存在争议,在中国股市风雨走过的20多年来,这种争议可谓一直伴随其成长。从“赌场论”到“千点论”,从“推倒重来论”到“泡沫论”,每一种论调的出台,都引发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弹之声,并最终爆发为全民大讨论。而在每一场辩论的阴影中,不断浮现出的是中国股市各种怪状,诸如全民皆股、基金大散户、政策市、ST不死鸟、上市“铁公鸡”、一夜暴富创业板等等,不一而足。正是因为诸多荒诞陆离、奇哉怪异之事的层出不穷,托出了中国股市的问题重重和逻辑的扭曲。

  股市发展要靠市场机制

  前不久,作为中国股市的监督管理者——中国证监会刚刚换届,郭树清主席走马上任。因此不少人向新主席寄语与献言,寄希望于新主席力挽狂澜、扭转A股市场多年的颓势,祈盼靠行政力量的干预、影响来推动中国股市向前发展。善良的愿望却透出一个错误的逻辑,似乎中国股市的涨跌要靠政府官员。

  其实,这种逻辑错误的根源,是对股市内在经济规律的不甚理解甚至是扭曲。股市只有靠其自身经济规律、靠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健康的发展。

  小平同志在中国股市创立之初就有明确论断,“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这不仅是中国股市诞生初期的理论基础,也应是中国股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其强调了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原则: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勇于借鉴,即敢于打破现有的阻碍与束缚,坚持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这种指导思想为我们找到中国股市的内在规律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现如今,要充分发挥中国股市的作用,就必须要遵循市场机制,发挥股票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股票市场的开放性、持续性、竞争性和流通性。这才应该是中国股市的基本规律。

  在中国股市过去的20多年间,对于中国股市的逻辑,总在不断厘清、辨明和重塑,也由此推动了中国股市的改革与发展。但该种逻辑一直没有被明确提出,也没有得到大力倡导,更难以在实际层面上遵循和执行。

  股市需要适度监管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究中国股市为何会出现这些怪异现象,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中国股市市场化程度不够,行政干预过多,甚至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在股市成立初期,确实是政治因素主导中国股市的运行,设立股市的一个考虑就是为改革开放树立标杆,同时也是为了纾解集体企业、乡镇企业集资难的困境,由此也才有了我国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在此之后,为国有企业解困被提上经济发展议事日程,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发挥证券市场功能为国企改革服务。而一批国企通过债务重组上市,又产生了“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问题,继而通过股改使该问题得以解决,市场估值也逐渐回归合理。

  但同时,在股改之后,上市的国有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在一些部门一些领域已经处于完全优势甚至是垄断的地位,并且持续受到各种政策的优惠,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突显出来。

  那么,中国的股市是否还需要由国企和管理者来主导?中国股市到底应该为谁服务?怎么样来服务?

  在股市大跌的时候,曾有投资者抱怨,“股市还不如菜市场”。其实,这个比喻也很恰当。在菜市场中,小商小贩摆摊而卖,吆喝声四起,市民走走停停,观望比价,一派热闹场面。但纵观整个菜市场,乱中有序,乱的是人声嘈杂,但却运行有序——卖方明码标价、货真价实,买方自己衡量、自由选择,双方讨价还价、公平交易,买走的是商品,卖出的是诚信。

  在整个过程中,市场监管者的作用彰而不显,但确很重要。其一是建设市场,市场得以运行必然要求相关配套设施的跟上,诸如摊位摆设、市场卫生、消防器械等;其二是维持秩序,市场交易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其三是质量监管,任何劣质产品都不得入场、严把质量关,任何坑蒙拐骗都必须禁止,并且严肃处理。

  上述比喻虽然粗糙,其实却将问题深入浅出化。笔者认为,股市也如菜市一样,需要的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一个市场化的竞争环境。

  在菜市场中,主体是小商贩和消费者,在股市中,我们的主体也应该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菜市场中,虽然门槛低,但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而我们的股市门槛固然高,对于公募私募基金的要求也不相同,从业者也多是高学位的知识分子,但是股市的市场却为何反不如菜市场那样协调有序?

  其实,市场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这很难依靠行政力量去完成。

  股市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股市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运行,让股票自由买卖,让资本自由流动,让投资者说了算。而市场监管者则是为投资者服务、为上市公司服务、为资本的追逐者服务。而服务就是建设市场、维持秩序、监督质量等,这也应该是股市监管者的职责与角色所在。而如果行政干预过多,预设标准,自抬门槛,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参与热情,也极具排斥功能,削弱了市场的开放性。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监管者也应当严格处罚,借鉴西方及香港股市的经验,追求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而不仅仅是以行政处罚为主。

  菜市场中没有所谓的菜农协会、菜农保护组织,依然能够解决全民的吃饭问题,中国股市确实值得借鉴、学习。

  股市需要进出机制

  在一个市场化的社会,经济运行应该更多的交由市场,按照市场的规则运行。而一个运行通畅的市场,最关键的是完善进出机制,有进有出,方能保证其活力,持续发展。在股票市场上,源源不断的公司流出和流入才是证券市场得以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证。俗语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只是一潭死水,最终一定会失去它的活力。

  在海外的证券市场中,尤其是创业板市场,退市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市场行为,退市率也明显高于主板市场。据媒体统计,美国纳斯达克的年退市率大约为8%,英国AIM的年退市率更是达到约12%,该市场每年有超过200家公司退市。正是由于这种能进能出的流通机制,海外的创业板市场保证了市场形象和整体质量,并逐步树立起严格的约束机制。

  而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就是新陈代谢不畅,没有合理的退市制度,只上不下。目前中国的股市,创业板容量有限,门槛也已经被抬的很高,估值严重脱离了市场供求关系,而更为广阔的三板场外市场却一直推不出来。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建立场外市场?它的功能如何实现?其实建立场外市场就是为了给更多的企业一个展示自身的舞台。美国现在最大的证券交易场所并非在证券交易所中,而是在场外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场外市场容量更大,门槛更低,更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场外市场,可以说在大范围内完全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场外市场搞活也必然使得更多的VC和PE向中小企业投资。这样,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市场就建立起来了。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场内与场外市场的联系机制。如果场内的企业无法达到相应标准就可以退到场外市场,仍然有交易的空间,而不至于血本无归;并且,如果企业通过场外市场提高了管理水平,扩大了企业规模,也还可以进入或回到场内市场进行交易。这样不仅增加了证券市场的弹性,保证了场内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上市公司建立了一种更加合理的优胜劣汰的进出机制。中国股市呼吁多年的退市制度就可以真正实现。这样,我们的老三板才会真正的活起来。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呼吁放宽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给予其自主性,也才能保证其灵活性。笔者也认为,监管部门的适度管理才是股市健康成长的保证,而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才是股市向前发展的动力,而这些才是股市市场化运行的逻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