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问题因为是上周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解答市场四大热点问题之一,因而很快引发市场巨大反响。媒体先是挖掘“现金奶牛”,接着是曝光典型“铁公鸡”,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A股形成了目前这种“死不悔改”的投机习气,可以说跟分红政策不无关系。在A股市场,如果依靠上市公司的分红来获取回报,大多数情况下,相信那只能是一种“绝望的投资”。一直以来,大股东或法人股东可以用面值或者面值多一点的溢价来取得股权,虽然短期不能流通,但依靠分红几年就能收回成本。同样的股权,由于投资者用好几倍的净值溢价来取得(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就被称为“原始股东”,但实际溢价已经够高了,二级市场买入的,那就不知道是多少倍了),依靠那么丁点的分红作为回报,不要说跑不赢CPI,连银行活期利息基本都赶不上。所以,那种连牙缝都塞不了的分红,从来都不是大多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期盼。
正因为此路不通,投资者也就只能依靠另一路径,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这一路径就是“资本利得”,也就是二级市场的差价。于是,“股不在好,能涨就行”被奉为投资圭臬(当然,A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也让市场存在劣股驱逐良股的现象,由于投资者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也就对个股的表现无从判断,于是良莠不分,投机风盛——这个问题以前也有过分析)。投资者在市场中寻找业绩成长股,并不在乎它的分红优劣,而在于这样的一种观念:能坚持分红的公司,其股价上涨的可能性也大。
而由于分红存在征税和除权问题,从理性角度来说,如果企业经营者是个真正为企业和股东着想的企业家,则投资者应该也不一定赞同分红,让钱留在企业里滚雪球产生更多收益,股价肯定也可以跟着不断上涨,这就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模式(可惜A股中这种企业凤毛麟角)。另外,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每次分红,都会在股价上留下个缺口,这个缺口比投资者收到的红利要“阔”一些,因为有20%的税收(比如1块钱的分红,投资者到账的只有8毛钱,而股价除权缺口是1元)。只有股价完全填权,这样的红利才算实实在在到手,否则即使分红,投资者也还是在股价上产生亏损(这只是理论上说的,实际上大多数股票还是能够在短期内填权分红缺口的)。
分红制度成为股市的热点话题之一,并非始于今日,这次不过是旧事重提而已,属于2008年证监会出台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之后的进一步规范。虽然,这种强制性分红政策实属无奈,也只能在证监局的权力范围内进行“利诱”——想再融资,只有分红达到标准才允许。但只要此举能让上市公司养成分红好习惯,也算善莫大焉。王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