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上市公司大放高利贷应零容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3日 05:26  证券日报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钟扬怡

  2011年的秋天,对于全球企业老板来说,身边刮起的萧瑟秋风比三九严寒更具杀伤力。从近来各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美国8月份新增就业人数为零,欧洲的债务危机前景叵测,全球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谁也无法预测和判断未来走势的“魔幻区”,

  全球金融市场的恶化走势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了中国。8月份的CPI达到了6.2%,虽比7月份的6.5%略有回落,但依然是在今年的高点附近徘徊,考虑到近来食用油、鸡蛋价格的上涨,以及进入“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9月份的CPI依然难以回落。从8月10日央行公布的8月份银行贷款数据来看,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5.69万亿元,同比增长16.5%。人民币贷款余额5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2.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85亿元,同比多增93亿元。尽管人民币贷款总额略有增加,但是对于受银根紧缩政策影响导致融资难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么点增量贷款连“毛毛雨”都谈不上,很多企业眼见银行贷款无门,不得不把融资希望寄托在民间贷款也就是高利贷上。某财经媒体以《满城皆放高利贷》为题详细描述了浙江义乌地区街道上投资公司牌匾林立、高利贷生意红火异常的场景,大有“南朝四百八十店,多少资金入局中”之势。

  如此众多的资金何以一窝蜂地涌入高利贷市场淘金,自然是看上了高利贷的巨额投资回报率。现在高利贷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在20%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100%以上。在这种天价投资回报率面前,谁有钱都会去做高利贷生意的。对于用业绩来说话的上市公司来说,在主营业务受全球经济前景不佳影响难以产生较高回报率的当今,放一把高利贷,寻求一下“堤内损失堤外补”似乎看上去也很美。于是乎,在今年上市公司的中报和信息披露中,很多公司都透露出高利贷的信息。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以来至9月初,有超过70家的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购买理财产品的信息公告,合计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中特变电工一家公司就投入高达10亿元的资金购买理财,被投资者誉为“最牛理财公司”。不光是购买理财产品,一些上市公司更是赤膊上阵,直接做起了“高利贷贩子”的生意,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告显示,今年共有5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07份关于“委托贷款”的信息披露公告,委托贷款额度累计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近38%。我们从这107份公告中挑选一份看看,8月23日,时代出版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委托贷款总协议,公司将自有资金6000万元委托该行贷款,委托贷款期1年,贷款年利率为24.5%。24.5%的委托贷款利率和如今钢铁业3%的利润率相比,资金投向哪一方不言自明。

  单就是一宗生意来说,上市公司大放高利贷似乎可指责的地方不多。不过,你可别忘了,如果上市公司是拿自己的利润去做投资理财无可厚非,可是现状是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自己作为上市公司的品牌,利用自己的银行优质客户信用,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来募资,并把筹集到的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我们知道,今年从银行手中贷款很难,可是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自己良好的资金信用,通过发债和贷款拿到足以支撑企业经营的资金,然后再把这些募集到的资金通过“腾挪”之术寻机进入理财通道。更有甚者,个别上市公司还把新股募集资金以及定向增发资金也委以种种名目或明或暗进入委托理财渠道,只顾赚钱,忘却了高利贷的隐含风险。换而言之,高利贷又没有技术含量,投资者手中有钱不会自己去放高利贷,干嘛要以极低成本融资给上市公司让上市公司坐享其成。

  面对今年以来由于高利贷凶猛引发的上市公司违规发放高利贷事件,监管部门应当机立断,对此类事件实行“零容忍”制度,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