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制约高管非正常离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2日 04: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7月1日至7月27日,两市共有8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高管离职公告。其中深市共有57家公司发布高管辞职公告,成为高管离职“重灾区”。

  从“表面理由”看,高管们选择离职无外乎这么几种情况:工作调动、个人原因、健康考虑、内部矛盾、涉嫌违规等。虽不能完全排除个别高管离职真是出于上述考虑,但绝大多数高管离职的“表面理由”与“真正动因”并不相符。种种迹象表明,不少高管离职是与减持股份难脱干系。通过离职为日后减持股份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正是不少上市公司高管选择离职的真正动因。

  高管离职尤其是深市公司高管离职“重灾区”现象的出现,给本已脆弱的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可小觑,若任其发展和蔓延,轻则影响到投资者对公司估值的判断,动摇投资人的持股信心;重则导致公司核心创业成员的大量流失,波及整个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实际上,高管离职特别是深市高管离职“重灾区”问题并非烫手山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截断“减持通道”,使离职不再成为高管减持筹码的重要途径。

  比如,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上市后短期内的高管辞职行为。一方面,在申请IPO时可明确要求增加高管任职期限承诺规定;另一方面,适当延长持股高管离职后的限售期限,至少要使离职高管减持节奏不能优于在职高管,使离职行为不仅无助于减持,而且加大减持难度和风险成本。(谢宏章)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