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心国际板成高铁第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30日 06:44  华夏时报

  文/古月

   高铁出事,股市遭殃。

   7月23日晚,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多家为高铁建设提供软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遭到质疑;7月25日,高铁板块跳水,深沪两市放量暴跌,仅高铁板块市值即蒸发316亿。

   其实,高铁板块在前任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前后即已见顶,7月25日的暴跌,只不过是对高铁板块看空情绪的集中宣泄,对于被有些人视为中国速度象征的高铁概念股,投资者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

   这些年,高铁建设一直饱受诟病。改革开放以来,也许很少有一项工程,能像高铁这样引起公众这么强烈的质疑,即使巨大的三峡工程,事实上也多是在专家圈内激烈争议。在铁道部前任部长的强势主导下,一个个高铁项目在一片质疑声中快速上马,简直有点迫不及待。无论铁道部寻找什么样的说辞,采取什么样的舆论公关,都遮掩不住高铁建设中的种种瑕疵,难以让民众相信其诅咒发誓般的安全承诺。

   高铁迟早要出大事,可以说,早已在人们的预料之中。果不其然,仅仅开通不足半个月,京沪高铁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停运事故。7·23动车追尾,几十个鲜活的生命被残酷夺走,至此,所有高技术的幌子、安全运行的承诺,都成为巨大的讽刺。

   成也速度,败也速度,高铁出事就出在单纯追求高速度上。但类似只求速度不顾其他的现象,在国内不少领域都存在,资本市场也不例外,最近时常像鬼影一样动不动就跳出来吓唬A股的国际板,就是这样一个准“快餐”工程。

   国际板建设,从最初提出到今天,不过两年时间。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其与高铁多有相似之处。

   首先,与高铁一样,这也是一个“舶来品”,在多大程度上能成功消化海外技术经验,人们有很多担心;其次,国际板是由上海地方政府破题、之后由证监会主导的国家金融工程。这与当初高铁建设的情形,何其相似;再次,国际板一提出,就引起诸多质疑。“人民币还没有自由兑换,国有股和法人股还没有实现完全流通,国内外股价相差太大,在这三个要素没有实现的前提下,开通国际板的风险会很大。”类似的反对声音很多,但有关国际板提速的消息依然不断,主导者的急切心情呼之欲出;最后,就像高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样,不是说你会造子弹头火车就万事大吉了。国际板建设也是一样,要有全局性的考虑,不能为了成就上海金融中心就强行推出。创业板就是硬推出来的,但配套制度不健全,结果三高发行带来很多苦果,所谓的高成长性已沦为笑谈。

   目前,国内证券市场还有不少制度缺陷,很多地方都没有与国际接轨。别的不说,单交易制度的差异就会带来很多问题。世界成熟的股票市场,都是T+0双边交易,也就是说当天交易既能做多也能做空,只有A股仍然实行T+1,现行的融资融券业务门槛又非常高。因此,对于大部分股民来说,国内股市仍是一个单边市场。如果未来的国际板采取人民币计价,实行T+1,很可能遭遇国际游资做空。这些资金可以先卖空国际板成份股及其海外母公司股票,然后在欧美交易所做空国际板的指数产品获利,届时内地投资国际板的股民无疑会成为最大的输家。

   不少业内专家建言,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国际板要审慎。如果不解决证券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是急于推出这“板”、那“板”,除了满足政绩需要,满足诸如投行以及部分急于在国内上市的公司的圈钱欲望,于国于民能有什么益处呢?

   事实证明,拔苗助长后患无穷。当年中石油的回归,带给股民的是长期套牢,带给市场的是反面教材,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基本制度问题不解决,再多的“板”都不过意味着IPO规模扩大,与市场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无关,也不可能真正达到在“发展中完善”。

   欲速则不达。高铁建设覆辙在前,证券市场应该引以为戒。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