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1世纪网周斌回高善文:说真话的勇气是可贵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3日 03:38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斌(微博)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微博)博士是国内投资界享有盛誉的宏观经济分析师,也是诸多机构投资者的座上宾。其言行影响着掌管几千甚至上万亿资产的基金经理们的决策。

  最近高善文博士有点烦,首先是他领衔的安信证券研究所人才流失严重,据称主要原因和安信的体制有关,无法给优秀的分析师们提供足够满意的薪酬和上升空间。此外,最近一次电话会上,高博士语出惊人,说:“长期来看也许会有大牛市,但是前提是必须市场有剧烈的下跌,所有人绝望了,有人跳楼了,轰轰烈烈的大牛市才会开始。”

  没想到,这句话被我们的记者听到了,而且写到了文章里,更要命的是,21世纪网的编辑看到性感惹火、令人心跳加速的字眼,便毫不犹豫地把它放到标题里,于是这篇稿件的题目成了《高善文:只有股民跳楼了,大牛市才会来》。

  更没想到,这激怒了受人尊敬、温文尔雅的高博士,为此不惜浪费笔墨,写了一篇《诅咒与澄清》的博文,指责21世纪网的编辑断章取义,有失专业操守。

  说实话,高博士说“跳楼才有大牛市”这些话时,我内心是认同的,中国股市就是这个德性,历史经验也证明,往往是到有人跳楼时才出现底部,这是资本市场的残酷性所在。所以,我个人认为高善文先生的说法没有错。

  可惜,高善文先生虽然是名满国内的分析师,但是也要考虑到自己在监管部门以及广大股民心中的形象。跳楼之类的话,内部说说可以,放到媒体上进行传播,自然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所以,高博士选择了迁怒于21世纪网的编辑,他说:“新浪证券的一篇报道《高善文:只有股民跳楼了,大牛市才会来》引发公众广泛的愤怒、声讨和抗议,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者本人被媒体强奸,并暴力蹂躏,也非常愤怒,并打算声讨和抗议。事后来看,此事件的始作俑者当为21世纪网的编辑无疑,对于其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极不专业的做法和操守,我们深感遗憾。”

  这个事情发生后,我和我们的记者做了沟通,发现并不存在断章取义的做法,关于跳楼后有大牛市的说法,高博士应该当时是说过的,当然可能是一句玩笑话,但是玩笑话想要传达的含义大家都非常清楚。

  所以,很多网友在高博士的微博留言,也直截了当地问高博士:到底你说没说过这话,如果说过,为什么说别人断章取义呢?既然是自己说过的话,媒体只是引用而已,又何来强奸之说呢?

  其实高博士的说法,虽然在神经上挑战了读者,但是也不是信口开河,资本市场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的走势是不以个人意志和个人仓位轻重与否为转移的,如果基金经理、广大投资者的仓位重,股市就会上涨,当大家空仓时,股市就会下跌,一切都能按照这样运行,那中国股市就是人类最向往的地方,中国股民也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现实恰恰相反,中国的股市,至少从今年看,快要成为全世界最不幸的地方了,全球的资产价格都在涨,只有中国股市跌。所以,中国股民也快变成全世界最不幸的投资者了。在这个当口,作为国内顶尖的宏观分析师,说跳楼才有大牛市,激怒公众并不奇怪,遭到辱骂也是正常。

  需要反思的,其实应该是听不得刺耳的话的投资者,如果有人说出了不符合你期望(比如你满仓)的话,尽管这话比较刺耳,你是否就一定要以辱骂的方式来指责他呢?作为一个投资者,如果只听得见好话,听不进逆耳的话,那么结果很可能是:你心里爽了,但是你的资产却遭受了损失。你是要精神鸦片呢,还是要保护你的资产?

  我们非常理解高善文在面临这些指责时的激烈反应,但是我们想劝告高善文先生,说出真话是很可贵的。此前不少报道指出,分析师的利益直接与基金分仓挂钩,所以一些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他们从来不会出看空的报告,对此公众感到愤怒,认为他们不客观。所以说,说真话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分析师们一种非常稀缺的品质,高善文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是应该保持说真话的可贵品质,并且不害怕媒体对其真话进行引用和解读,毕竟总有一天,市场会验证“忠言逆耳”这种说法。

  当然了,对于分析师的意见不真诚,不看空客户持有的股票,这一点,高善文先生在其博客最新的文章中为分析师行业进行了辩解,他认为,分析师的客户主要是专业(机构)投资人,只有他们才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价分析师的价值,理解分析师的独立思考结果和对投资的意义。机构投资人一时一地的投资未必成功,但在角色上只有他们才是为分析师的工作付费,并拥有评价权的群体。

  这段话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就是:谁给我钱,我替谁说话办事,谁才有资格评价我的工作,其他闲杂人等免开尊口。

  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分析师当然要考虑饭碗奖金是谁给的,但是,客观真实的研究才是立足之本,分析师如果只奉行“米饭班主”至上的原则,迟早会毁了自己,也毁了这个行业。这一点,在下一篇文章中,笔者将与高善文博士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