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英团:八菱科技IPO失败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 02:12  每日经济新闻

  刘英团

  在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持续的涸泽而渔后,二级市场终于不堪重负。应该说,折得“新股发行失败第一例桂冠”的八菱科技肯定会“很难受”、“很尴尬”。

  其实,八菱科技中止发行既是意料之外,也属情理之中。在此之前,从事汽车制动系统产销的万安科技就遭遇过类似险情。万安科技近日公告显示,有24家询价对象参与报价,仅比要求的20家高出4家。眼看到嘴的肉在嘴边掉到地上,搁谁都“很上火”,但八菱科技中止发行的案例肯定被写入中国证券史,而且是极为浓重的一笔。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件好事,具有积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首先,以前的新股停发大都是管理层有意为之,而从现有的迹象看,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则完全是市场行为。今年前3个月,新股网上发行与网下配售合计冻结资金分别为1.18万亿元、1.83万亿元和2.5万亿元;4月份,打新资金直线下降至1.1059万亿元;5月份,新股冻结资金量更是仅为5299.82亿元。而2009年全年打新冻结资金29.7102万亿元,月均冻结资金2.4758万亿元;2010年全年42.9474万亿元,月均3.5789万亿元。两相比较,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其次,今年上市的144只新股中,近80%都“破发”了,10只新股到昨天“破发”的幅度都超过了30%,网下中签的机构亏大了。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说明询价机构更加谨慎,定价责任的强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从侧面反映了任何一个拿到资格的券商都能做投行业务的时代结束了。

  第三,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具有标志性、划时代的意义。自2009年IPO新政实施以来,新股就变成了发行人的“提款机”。但今年,新股已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和参与询价机构的“噩梦”。财汇资讯统计显示,国都证券成为券商中的重亏者,该公司今年共中签28只新股,在他们解禁时浮亏6000多万元。在保险类机构中,太平洋资管最“冲动”,其在华锐风电骅威股份等5只新股解禁时浮亏1.2亿元。所以,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将会成为一个转折点,诸多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都会因这个案例而警醒。

  第四,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是个好的开端。过去,只要能上市,钱就“哗啦哗啦”流进发行人“腰包”。在新股发行改革2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体现了市场化约束机制正日益发挥巨大作用,投资者也能说“NO”了。诚如有论者所言:“这一事件告诉发行人和承销商:在一个透明的市场化的环境下,新股价格并非越高越好,除了考虑发行人的利益,还应该照顾到投资者的利益,这正是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所在”。从八菱科技中止发行开始,管理层只是初步把关而已,最终能否“上市”,还得看投资者。谁都不会抱个“臭脚在怀里”。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只要这个口子开了,新股发行的节奏就会慢下来了,“抽血”和“绞肉”就会少了许多。

  最后,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算不上“终审判决”,八菱科技完全可以“重敲锣鼓另开张”。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规定,“中止发行后,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可重新启动发行”。换句话说,中止发行并不意味着发行失败。八菱科技“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也就是年内,还有很多的机会选择更为恰当时机再启发行之路。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