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望:转变发展方式有利股市做强做优

  ⊙张望

  “十二五”规划拟定经济发展速度为7%。从未来五年看,新的发展方式将有利促进股市从做大向做强、做优转变。而规划明确表示,未来五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提高后,除了消费和其他改善性需求,以及教育医疗外,大部分将进入股市。股市的价值投资区间和领域将不断扩大,投资者将迎来新的黄金投资期。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经济发展速度为7%,低于上一个五年规划目标,经济发展重在战略性调整结构,促进发展方式的明显转变,这是一个重大的着眼长远、可持续的战略性举措。

  由于我国股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经济增长与股市波动呈现较大正相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股市已经成为经济的晴雨表。未来我国调低经济增长速度对股市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从未来五年发展看,新的发展方式将有利促进股市实现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转变,价值投资的区间和领域将不断扩大,广大投资者将迎来新的黄金投资期。

  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是有利促进企业加快实现从速度型向内在质量型方向的转变,提升上市公司内在创新、竞争与盈利能力。

  过去五年,中国股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总市值已达全球第二。股市在做大的同时,做强做优显得更为重要,由于中国股市总市值已处于较大规模,影响股市的因素复杂多样,判断股市健康与否已经不能简单局限于股指的上升和下跌。股市的强与优有许多衡量标准,如股市融资能力、上市公司结构、市盈率水平、投资者队伍、法制环境、风险对冲机制、市场层次性、机构投资规模、市场监管等等。

  转变发展方式对股市的影响可以从狭义和广义来分析,狭义的影响是对部分行业与企业的直接影响,如环境友好、低碳经济、节能经济等要求,直接对环境污染、耗能行业和大户产生阶段性的不利影响,而节能环保型行业及企业会得到加快发展,因此这种影响是局部的。

  广义的转变发展方式影响,主要是指通过结构调整、科技、管理、创新等手段,实现企业集约型、效益型的发展,除了要求产业行业结构要做出重大调整外,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实现内在质量的提高,中长期看,这种转变方式的影响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利。这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因为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价值投资中举足轻重的因素。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如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等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促进企业做强做优。

  此外,未来规划中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划,对投资者未来布局投资具有比较具体的参考价值。

  以培育战略新兴能够产业为例,就比较详细规划了发展重点,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等等。

  这些对广大投资者有效布局板块和个股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所以当前需要有关部门机构加强对投资者未来发展规划的解读,投资者自身也要认真学习领会未来国家发展规划的要点,力求吃透精神,把握核心内容。

  二、资本市场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有作为,在服务经济发展中自身建设也将不断加强,市场效率和投融资功能继续提升。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资本市场发展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股票发审制度市场化改革,规范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发行管理体制,推进债券品种创新和多样化,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法律法规。这些都将有利提高市场效率,进一步发挥市场功能,为广大股民和优质企业有效进行投融资创造条件。这些目标和措施是促进股市做强做优的重要举措。

  同时,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有可为,股市与经济相互作用更加密切。经济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不仅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一是资本市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在市场上,公司的投资价值主导资本流向,借助市场的价格信号,既可以迅速聚集大量资金,为结构调整开辟增量资金来源渠道,又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为经济转型拓展空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日趋活跃,2008和2009这两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接近7000亿元,对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行业整合与产业升级。

  二是资本市场有利于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平台。股市在市场准入、信息公开、并购重组、退市等方面有严格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市场投资者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他们对产业和企业的选择反映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助于企业自觉调整发展方向,改善公司经营业绩,切实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科技和资本相结合,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股市的融资功能,能够筹集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的发展资金,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截至2010年末,中小企业板已上市企业365家,中小板公司上市后研发费用平均增长47.4%。目前挂牌的创业板公司中,绝大多数为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构建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有效模式,有助于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四是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融资结构,是维护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重要平台。在我国当前的融资结构中,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融资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银行体系集中承担了过多的企业经营风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融资渠道,促进全社会金融资产合理配置,防范系统性风险隐患,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就银行体系本身,就有不少符合条件的银行准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以充实资本实力。股市在发挥这些作用的同时,也在促进自身的市场建设与功能的提升。

  三、未来我国股票市场的主导投资地位将不断巩固和提高。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关系民生、扩大内需与富民政策方面进行了明确阐述,这些都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股市的影响看,主要集中在未来房地产政策与收入分配政策方面的影响上。

  首先就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看,规划中明确,要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健全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修订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从政策可以清晰看出,政策已经不鼓励投资性购房。在未来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的环境下,商品房投资品地位将会明显下降,大量从房地产领域的退出资金将大都进入股市。因为比较外汇、黄金、非上市公司股权、收藏品等投资品市场,股市虽然有风险,但具有制度相对完善、信息透明、监管严格、参考资料丰富等有利因素,所以从房地产退出的大量资金将主要进入股市。

  其次,就股市投资资金看,未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将更有保障,将不断为股市注入新的投资资金。股票已经深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截至2009年12月底的统计,A股开户数已约1.3亿户,持股账户超过5000万。百步之内必有股民,一点也不夸张。在中国,没有一个市场能吸引如此多的投资者。无论投资基金还是直接投资股市二级市场,股民是投资的重要力量,而广大股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是股市投资最终资金来源的主要保障。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未来五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高于7%,而且没有上限限制,部分沿海和内地中心城市还提出未来五年,居民收入增长保持10%以上和翻倍目标,收入分配政策明显向百姓倾斜。规划中明确,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等等。

  这些措施将为提高居民收入提供保障,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后,除了消费、自住和改善购房、教育、医疗等,其余大部分投资资金将主要进入股市。

  (作者系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博士、研究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