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推动居民收入提高与资本市场发展良性互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2日 03:19  证券日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彭春来

  今年两会上,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的收入是一个热门话题。实际上,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已实现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

  5日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有两个7%引人瞩目: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将向发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转变。而与资金关系最密切的资本市场,也会因为居民收入的增加而迎来新的机会。

  资本市场蓄水池

  老杨是一位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也是一位资深的股市投资者。“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时,正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沪深交易所才刚刚开业”,老杨回忆。在很多人还不知道股票是何物的时候,学财经的老杨已经开始关注了。但老杨(那时还叫小杨)每月的工资收入仅仅够生活费,投资对于他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两年后我的工资提高了,有了少许积蓄,但还不够开户的最低保证金。”老杨说。最后是向亲戚借钱勉强开户的,不幸的是,入市后就赶上熊市,本钱一亏再亏。而幸运的是,老杨所在的企业效益非常好,他的工资几年中一涨再涨。因此,老杨不但迅速还清了欠款,还能坚持每月投入股市一部分资金。而在股市坚持下来的老杨赶上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那一波牛市,收益颇丰。

  老杨买了车、房,而且仍然从不断增长的工资收入中定期投入股市,这些年来股市涨涨跌跌,老杨一直坚持了下来。

  老杨的投资经历在投资者中颇具代表性,也是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

  证券市场诞生21年来,正是像老杨这样的投资者,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而支撑他们入市的,是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截至上周末,沪深股市总市值报27.4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投资者开户数突破1.3亿户;而十五末的2005年,总市值最低时只有3万亿出头,开户数为7336万,与上世纪90年代的股市起步时期就更加不可同日而语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一只10个亿盘子的股票发行,都可以让大盘暴跌,即使在2001年,中国石化的发行也成了市场牛熊的转折点。而近年来,随着资金入市的加快,许多超级航母安然着陆,总市值得到极大提升,与投资者的踊跃入市是分不开的。除了直接入市外,目前基金的认购者也大都来自中小投资者,而基金已成为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撑起了证券市场的半壁江山。

  居民收入增长的软肋

  与此同时,一个清晰的事实越来越令人感到不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大增长,但整体上增长率仍低于经济增长率。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代表提供的数据显示:1979年至2009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只增长7.3%和7.2%。长期以来,五年规划(计划)中居民收入增速目标明显低于经济增速目标。例如,在“十五”计划中,经济增长的目标为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为5%左右;“九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为5%左右。因此,居民无法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贫富悬殊在拉大。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证券市场融资将会有非常大的增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必然的制度安排之一。

  投资者也是消费者

  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两大核心,增加居民收入除了能加大直接入市的资金数量外,还能够通过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历史上看,各个阶段促内需的推手都与资本市场紧密相关,每一次的消费升级都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上世纪90年代初是家电业的黄金时期。由于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家电升级成了消费趋势:黑白电视换彩电、小屏幕彩电换大彩电、单缸洗衣机换双缸的或全自动的,录音机换音响。而以长虹、海尔为代表的家电类上市公司成为了证券市场的生力军,老杨就是靠长虹挽回了此前的所有亏损。

  “那时长虹的业绩是真好,而且连续高分红。”老杨回忆道,“关键是那几年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较快,80年代买的一些家电也逐渐老化了,有了钱正好换新的。”股市90年代中期的那波牛市,以长虹为龙头的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功不可没。

  本世纪初,互联网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电脑、互联网、手机加速进入家庭,这一次的消费升级同样给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从1999年“5.19”行情开始的持续两年的牛市,互联网就是领军者,相关的上市公司表现不俗。之后,房地产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和与之相关的银行、建材、家电等一大批上市公司撑起了市场半壁江山。

  不过,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内需不足的问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促进内需催化剂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说,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只有居民收入得到持续的提高,才能够使得消费需求有持续的增长,才能够扩大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扩大消费就要花钱,钱从哪里来?毫无疑问,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消费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会直接拉动消费需求,减少产能过剩的压力,减少经济发展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面临着调结构的重大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内需的支持。同样,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也会给证券市场带来更大的机会,相关板块近期在股市上也已经有了很好的表现。

  有专家认为,增加居民收入应重点放在有效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上,这样增加的消费空间会更大。因为在目前的状况下,少数高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并不强,收入增长对消费刺激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相反,很多中低收入者有很强的消费欲望,但却是没有能力消费,或者是因为社会保障的原因而不敢消费,这一点在广大的农村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提高这一部分群体的收入水平,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消费潜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管齐下改革分配制度

  与“十一五”设定的指标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年均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从7.5%降低至7%,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从5%提升至7%以上,并且加了一个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

  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居民收入的增加,将有力地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当务之急,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之处还有:总体收入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度过高;企业和政府收入增速快于国民收入增速,居民收入增速慢于国民收入增速;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过低。“实现收入分配改革,就要将收入分配的相关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和各级政府业绩考核体系。”蔡继明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赵湘平指出,收入分配改革能否推行关键要看政府有没有决心,有多大决心,能否出台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则认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需要10年乃至20年的努力:“十二五”期间“提低控高”;“十三五”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全面实现小康;2020年以后,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健全新型收入分配机制,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全民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提高居民收入的途径有很多。减税是其中重要一项。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指出,将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专家百姓对此一致叫好,认为在物价不断攀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背景下,个税改革正当其时,这不仅是惠及民生的“给力”之举,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利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政府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要通过减税让利的方式来减轻企业的负担,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已经占到75%-80%的比重。对企业来讲则要加大技术的创新,要加强管理,然后通过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我们的产业由低端走向价值曲线的高端,这样企业才有能力提高劳动者的报酬。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