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券市场二十年:股市投资之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 22:58  经济观察报

  张勇

  “小伙子,我的眼睛不好,你帮我读读这报纸上老师怎么推荐的东方宾馆。”2000年2月,春寒料峭,在首都体育馆附近的一家证券营业部门口,一位略显驼背的老人在别人的帮助下,听完激情的股票推荐语后,兴冲冲地买入了东方宾馆(000524SZ)。这位老人说,他手里的这点钱放着也是死钱,股市这么好,赚点钱养老。

  十年前,中国股市的普通投资者开始有了朦胧的股市理财意识。而二十年前,对大多数人来说,股市还只是一个投机的场所。

  二十年前,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定期存款、买国库券才是理财的手段,而股票市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那只不过是少数人投机的场所,现在股票的投资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最为主要的理财渠道。在股票市场的帮助下,普通人也可以顺利地分享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

  而如今,股市已经成熟起来。老股民邵争先说,现在的股市真的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了。“不能很好地理解股票进行投资,想赚钱已经不容易。”他说,“投资一只股票,只要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公司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好的了解,你就能得到不错的回报。”

  股市正在变成中国社会最具规模的理财手段,这走过了二十年的时间。

  朦胧股市

  1984年7月,股票面世。

  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达到6000家,累计人民币35亿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其中债券化的股票占90%以上,经正式批准的比较规范的股票发行试点企业有100多家。

  很快,有价证券的买卖开始出现。1986年5月8日,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展了债券买卖和抵押业务,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中介机构网点达到1600多家。

  而在这一期间,一个精明的上海人,由于抓住了各地国库券之间的价差所带来的机会,几乎一夜之间就从工厂的仓库保管员变成了富翁。他叫杨怀定,更多人称他为“杨百万”。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开业当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里有30种证券上市,其中国债5种、企业债券8种、金融债券9种、股票8种。

  当时上市交易的8只股票,分别是飞乐音响、延中实业(现方正科技)、爱使股份、真空电子、申华实业、飞乐股份豫园商城、浙江凤凰,被称为“老八股”。

  1990年至今,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从无到有走过了整整20年,对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在成立两年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已拥有全国各地会员171个,上市股票38种,上市股本44.36亿元人民币。

  1992年12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行情电脑系统和路透社的综合数据网络正式联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和B股的牌价瞬间即可通过网络向全球传送,成为中国首家联通路透社网络的交易所。

  紧跟着上海的步伐,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很快诞生,1991年4月3日,深圳全部股票正式进入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同日,深圳股价指数开始发布。

  两地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带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大发展,中国老百姓在经过对股票这一事物的短暂 “恐惧”之后,瞬间迸发出集体的狂热,投资意识也从那时候开始出现。

  由于不了解股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初发行股票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尝试购买,以至于一开始,新股的认购证都需要用摊派的方式才能发行。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一张小小的认购证,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那些传说和故事在围绕着股市飞翔。比如,199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两个小姑娘合伙凑了4000元钱,在上海购买了66张认购证,几天后,她们就以16.5万的价格将这些认购证转手。以此为起点,两个人后来都有了千万元身家。

  上海和深圳,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在不断地刺激着中国百姓投资股票的热情。当时在广州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做研究的卢晓媚在日记里这样记着:“上万的人顶着烈日蜷缩在储蓄所门前的水泥地上,矿泉水瓶子、快餐盒子扔得到处都是。”这一天,深圳的300个新股认购发售点挤满了150万人。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股民”。

  股疯

  1994年的元旦,一部名为《股疯》的电影开始公映,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由香港电视导演李国立执导,原本只是带有一些节日庆贺味道的股市喜剧却大受欢迎、场面热烈、盛况空前。

  《股疯》的剧本由大陆编剧撰写,讲述著名演员潘虹饰演的上海公共汽车售票员从事买卖股票的行为,之所以《股疯》能引来如此多的共鸣,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作为中国经济新现象的股票实际上是影片中的真正主角,而影片用轻喜剧的形式充满善意地描绘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城市老百姓集体炒股的疯狂热潮。在轻松平缓的叙事语气之中,透露出商业大潮和经济利益对普通民众的冲击。而通过对股票市场的涨落起伏和人们生活的戏剧变化,从侧面流露出中国民众对于经济观念的转化。

  在这部电影中,排队下单、绕不过去的下单费、人头攒动的散户大厅、手拿大哥大的大户以及暴涨暴跌的股票行情都是当时股民们常见的画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股市就是如此。

  以至于影片公映之后的股市,也还与这部影片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全流通、一波大涨、突破三千点……如果不炒股,你就成了落伍者。衡量的标准很简单,一分投入三倍回报,不炒你就成了与时俱进的反面教材。于是,更加疯狂的典型纷纷涌现,比如房产抵押借贷炒股。

  而在当时,股民对股市的疯狂痴迷已经到了让人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步。一位曾在某券商新疆喀什营业部工作过的老员工回忆说,当时真有维吾尔族的老大爷骑大半天毛驴来营业部下单的。至于当时每张一元的下单费,至今浙江某些营业部不饱和的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更让人无法忘记的是,那个年代,证券公司甚至证券从业人员挪用客户保证金成风,这种“恶劣”的行为也引发了此后证券行业的大治理。

  但是,真正的全民炒股却是在最为关键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

  全民皆股

  2005年,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使中国股市的体制得以完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了。这一实际上就是让国有股实现流通的行动,随着政策的鼓励而引发了一轮目前中国股市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白领股民的数量迅速增加。2006年至2008年之间,中国登记在册的股东账户数量成倍增长,发展速度成为历史最快的时期。

  白领开始投资股票,也是网上交易、手机炒股被广泛应用的结果。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月14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52亿户,B股账户250.08万户;有效账户1.29亿户。

  如果除去其中的法人账户,再按照每个股民都开立沪深两市的账户,那么大致匡算下来,目前中国股民数量已经高达6000万人左右。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份蓝皮书显示,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人口为6.07亿,由于目前绝大部分股民都在城镇中,因此目前中国城镇人口中的十分之一是正宗股民。

  不过,每一个股民背后就是一个炒股的家庭,如此放大下去,全民炒股已经毫不夸张。

  逐渐成熟

  与最初相比,如今的证券市场投资者,已经逐渐专业化,也逐渐成熟起来。

  虽然投资股票的人还是占据了多数,但或许再用“股民”来定义他们已经不合时宜,因为现在已经有人只做权证,还有人只在ETF产品上套利,甚至还有人完全在债券市场上进行投资。

  而随着小散户逐渐变为基民 (基金持有人),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散户大厅已经越来越少,投资的理性成分开始增加。

  “现在的股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就相信一个消息,虽然股市还是一个消息满天飞的地方。”在国泰君安的一位合规专员看来,相比十几年前,现在股民已经成熟很多了。

  一位名为“中秋月圆”的网名在论坛上说,股市是一个相对公平、自由的市场,是一个斗智斗勇、没有硝烟的战场,进入股市,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没人劝你在何价、何时、何地买卖股票,买了你付钱,卖了给你钱,不赊不欠,是一个不收门票却要收学费的地方,是一个人的人性最全面的检验场,是一个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的场所。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