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湘源:业绩预期的子弹应该再飞一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6日 03:13  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 ]

  黄湘源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新年“开门红”虽然让人高兴,但如果它并不能像姜文的那部贺岁大片说的那样“让子弹飞一会”,那么,能给力多久就是个疑问。

  其实,无论是海外涨价消息带来的“煤”飞“色”舞,还是因所谓“房产税可能暂时推不出”而导致的“地”头蛇强龙,似乎都与加息释放的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信号有点格格不入,而且跟房地产调控形势也不那么搭调。不过,中国股市只有政策市,没有晴雨表,被加息周期扰得心神不定的股市,为什么没心思关心即将到来的年报行情,显然是有原因的。

  眼下,新一轮年报披露的时间表刚刚排定,但是,“晴雨表”情结浓烈到了极致的中国股市却顾不到观察“业绩浪”的浪花,反而“每天都有这个名人、那个官员对行业或者宏观经济发表意见”,每天都会有某些股价会在短期内莫名其妙地涨10%或者跌20%。曾经被《亚洲货币》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师”的瑞银中国区副总经理张化桥形象地给这种现象贴上了“噪音”的标签。而张化桥说的,不正是政策市噪音之下的中国投资者们如何 “被复杂”、“被保护”、“被盗梦”的真情和实景吗?

  如果说2010年的中国经济面对的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面对的仍将是 “最测不准”的一年。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是这样。在融资扩张欲望强烈、“三高”发行体制未见改革、内幕交易气焰嚣张的情况下,广大投资者要想改变亏多赢少的局面,不能光靠对“政策出利好”或“利空变利好”的愿望和猜测,说到底还是要靠上市公司的业绩回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没有“业绩浪”,哪有“晴雨表”?

  “业绩浪”之所以在目前的中国股市还没有市场,除了过于强势的政策市思维定势之外,最根本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在市场定位错误基础上的重融资轻回报。在“三高”发行持续不断地对市场流动性竭泽而渔、对业绩成长性疯狂透支的背景下,再好的年报也掀不起“业绩浪”,这是不难想象的。

  事实上,没有几个业绩利好的预期,不是在年报披露或预披露之前就被提前炒作透支了的,这也是每年的年报披露周期非但没有年报行情业绩浪,反而还常常出现“利好出尽变利空”的怪现象原因所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对称迹象显然清晰可见,按理说,我们的监管机制不仅应当关注和改善这里面所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信息披露机制问题,而且,更有必要引入举证倒置的机制让信息披露者自证清白,否则,何以让处在敏感环节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增强责任心和自觉性?然而,监管机构放着现成的法律武器和市场机制不用,反而想限制送转股比例,人们不禁要问:如果连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多送点股票、多分点红都不可以,那么,投资者所翘首以待的投资回报又何从谈起?

  市场监管最重要的原则是在公平前提下的投资者利益保护。离开了这个原则的刻意求稳,有时其实并不是对弱势投资者群体的保护,反而常常变成了对权贵团体的利益输送。

  管理层如果吃不准自己到底应该管什么,还不如少管一点为好。在某种意义上,政策“静如处子”,市场才能“动如脱兔”,这没有什么不好。在笔者看来,市场只有不再需要经常看着政策的脸色,而是可以让市场机制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市场的注意力才有可能真正回到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只有“业绩浪”能够回得到我们的股市,“晴雨表”的回归也才不会再那么遥远。

  如果我们能够看得到“业绩浪”的浪花,那么,“让子弹多飞一会”就是市场的心愿所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