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周刊:国际板多重利好值得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8日 07:28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发布十年规划,内容包括近期(2011—2013年)战略目标之一为“大力推进国际板市场建设”,中期(2014—2016年)战略目标之一为“建设成为具有相当规模、产品多元化、亚洲一流的国际板市场”。

  国际板市场渐行渐近前景可期,由此直接带来的正向效应至少包括:

  其一,创设国际板有利于提高内地资本市场话语权。要看到,历经20年发展,沪深股市市值虽已跃居全球第二,但是,封闭并且落后的内地金融市场仍然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据统计,目前世界交易所联合会51家会员交易所中,超过70%的会员交易所都已建立国际股票市场,外国上市公司数量占其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超过10%的也已达到16家,因而仅此一斑可见,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外贸依存度高居前列的中国内地远未建立起与其经济地位相适的国际金融影响力。

  其二,创设国际板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看到,以中美金融“恐怖平衡”为突出表征的美元单极货币体系正在日趋严重地暴露其不可持续性,而创设国际板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外汇资本流入,推动国际收支平衡,还可以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并为未来自由兑换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其三,创设国际板有利于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要看到,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储蓄水平与储蓄意愿始终居高不下,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低下的投融资效率却又无法给予民间资本合理的回报,更不用说,渐成常态的银行存款负利率以及股市分红不及交易税费,反倒凿开了民众福利流失的巨大漏斗,而创设国际板一则可以引入优质上市资源,提高股市回报率,再则还可以因为参照标准走高进而抬高市场利率。

  除了上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创设国际板可能带来的潜在利好更加值得期待,而这些利好至少包括:

  其一,创设国际板有利于形成“鲶鱼效应”。毕竟,内地股市博傻成风除了上市企业先天不足,更为重要的制度诱因仍在于激励与约束机制严重扭曲,反观作为候选“参赛者”的国际板企业则不仅本身质地优良,在其母国以及其他上市地点更是惯于接受相对完善的法规监管与相对合理的市场竞争,因此,这些新加入者势必会在公司治理水平、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披露质量、商业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推动内地企业与市场迈向成熟。

  其二,创设国际板有利于树立价值中枢。内地股市定价机制严重紊乱,仅以近年为例,2006—2007年时,A股总体估值水平大幅偏离业绩等基本面支撑,连续两年涨幅位居全球第一,平均市盈率一度高达近70倍并在其后近于必然地暴跌不止,截至当前,新创立的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仍然高至令人心悸的83.4倍,由此可见,通过创设国际板进而打通海内外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已经成为A股市场趋利避害内在、必然的本质要求。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