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年回忆之马蔚华:银行业与资本市场共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8日 09:30  新浪财经

  1990年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第二十个年头。如今它正如一个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更加健康和壮大。

  他还是一个非正常成长的年轻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护,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责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长辈,目睹了他们的出生和成长、时时给予鞭策和激励、处处送出关怀和温情。

  在二十年之际,他们对这个青年人有什么话要说?哪一些成长的故事令他们记忆深刻?他们如何憧憬和规划他的未来?

  新浪财经陆续推出“二十年记忆”约稿,由亲历证券市场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来为您讲述他们的“二十年记忆”。

图为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博士。图为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博士。

  原文标题:招商银行与资本市场共成长

  作者:马蔚华博士  招商银行行长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国资本市场已成立二十周年了。二十年风风雨雨,虽历经波折,但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二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无有到,由小到大,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招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23年的艰苦创业,得益于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广大客户与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支持,现已发展成为了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较大影响力的优秀商业银行。招行的成长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招商银行与资本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02年的A股上市、2004年的可转债发行,到2006年的H股上市、2008年的次级债发行,再到2010年的A+H股配股融资,招行积极依托资本市场,先后实施了五次融资活动,共募集资金约900亿元,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多年来,招行通过与资本市场的紧密合作与良性互动,有效促进了自身的改革发展。

  第一,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银行参与资本市场,绝不仅仅是为了筹集资本,更重要的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各项机制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公开发行上市,银行可以借助产权约束机制进一步形成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可以借助市场约束机制实现监管当局、董事会、投资者、新闻媒体以及中介机构等各方面力量构建立体式监督体系。总之,银行上市有利于构建一个较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经营管理层的行为,进而提升银行的管理素质和经营绩效。招行A股和H股上市以后,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的巨大压力促使我们以精细化、专业化、流程化、信息化、规范化为目标,从理念、体制、机制和科技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资本、成本、风险、服务、流程、人力、IT等各方面的管理,管理的素质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第二,增强了业务产品创新能力。国际经验表明,随着金融抑制的不断减弱和金融深化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日益成为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创新的重要平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依托资本市场,创造了一大批跨市场、复合型的金融产品和大量新兴业务,如搭桥贷款、股票质押贷款等融资业务,企业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咨询顾问业务,证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投资银行业务,基金托管、代客理财等代理业务,等等。银行业通过以资本市场为平台的金融创新得到了延伸。就招行而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帮助我们打开了业务产品创新的空间。中小企业业务方面,招行与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开展合作,推出了1000家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雏鹰展翅”计划,创新形成了股权投资与银行信贷之间的“投贷联动”融资模式,与中小企业共拓资本之路。其他资产业务方面,招行为企业提供了包括银团贷款、股权质押贷款、过桥贷款等在内的一系列创新融资产品,并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一笔较长期限的信贷资产对外销售,构建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招行大力发展代理基金、代理保险、受托理财等业务,近三年来上述业务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同时积极拓展阳光私募、股权投资、结构化信托等高端理财产品,受到了私人银行客户的认可与欢迎。此外,招行依托资本市场曾发行了300亿元金融债券,在主动负债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

  第三,加快了战略转型步伐。随着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金融脱媒的严峻考验,长期以来所奉行的那种以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批发贷款为主要资产形式、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来源、以规模大小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经营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经营转型的压力日益突出;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又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调整客户结构以及加快产品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招行加快了转型步伐,先后实施了两次转型。一次转型始于2004年,以加快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为努力方向,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9月末,招行储蓄存款占自营存款的比重超过38%,零售贷款占自营贷款的比重超过35%,中小企业贷款占对公贷款的比重超过48%,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接近20%,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业务结构与经营特色,并步入了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二次转型始于2009年年中,致力于加快转变经营方式,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股本回报水平。经过努力,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今年以来二次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效,贷款定价、资本回报率、费用效率、员工效能与高价值客户占比都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

  第四,推动了国际化发展进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加速推进,企业和居民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中资银行必然的战略选择。然而,由于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且面临政治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诸多风险,因此国际化发展对于中资银行而言,无异于“惊险的一跳”。通过在资本市场尤其是在境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不仅有助于中资银行补充资本金、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也有助于熟悉国际监管法律制度、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动态,从而为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招行通过在境内外市场上的五次融资活动,有力推动了自身经营国际化的发展。A股上市后,招行香港分行顺利获批,这是我国境内股份制银行首次在港设立分行;H股上市后,招行纽约分行顺利筹建并正式获准营业,这是美国自1991年实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以来向中资银行颁发的第一张银行执照,叩开了中资银行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在成功发行300亿元次级债券的基础上,招行于2008年并购了具有75年历史、在香港本地银行中位列第四的永隆银行,是中国大陆迄今最大、香港近9年来最大的银行控股权收购案例,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价为“不具备可复制性”的收购案例。

  第五,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品牌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品牌的竞争。而通过境内外公开上市,不断接受国内外投资者的检验和评价,是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品牌美誉度的最佳途径。通过积极融入资本市场,招行在海内外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招行的A股上市曾创下了当时国内总股本最大的上市银行、筹资额和流通盘最大的上市银行、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上市公司三个之最;H股发行时,公开招股和国际配售部分超额认购倍数分别达到266倍和51倍,路演下单率达到97%,成就了内地企业海外IPO的诸多第一。两次公开上市都受到了境内外投资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追捧,大幅提高了招行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上市以来,基于稳健的经营风格和良好的业绩表现,招行股价稳步上扬,被广大投资者誉为国内最具成长性的银行之一,曾被波士顿咨询公司评为净资产收益率全球银行之首,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市净率全球银行之首。在每年的半年度和年度财务报告发布后,招行的高管团队都会奔赴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地开展全球路演,与投资者和媒体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宣传和推介招行。凭借在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招行曾两度荣获英国《投资者关系杂志》六项大奖,成为该杂志在中国内地举办评奖6年以来单次获奖最多的上市公司。

  招行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的历程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两大支柱,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商业银行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而资本市场也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平台,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经历了二十载的风雨洗礼,弱冠之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继续阔步前行,为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支撑。与资本市场一路同行的招行,将更加紧密地依托资本市场、携手资本市场,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 相关报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