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迎彤:创业板是中国由大变强最直接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15:1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29日消息  第一届创业板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周五在深圳举行,新浪财经直播此次大会。国民技术公司总经理孙迎彤在会上表示,创业板的创立是中国由大变强最直接的力量。

  以下为孙迎彤讲话实录:

  谢谢主持人。

  尊敬的朱助理,尊敬的各位领导,还有各位朋友,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创业板治理的一些亲身感受做一个简短的发言。那么这个发言到底怎么讲?讲哪些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我想创业板公司上市以后,由于募集资金的到来,由于公司商誉的增加,我们在资本的投入,在人才的聚集方面,一定会有与上市之前有巨大的区别,我想这些共性的问题,在今天我的发言里我就不主要讲,我还是想从创业板本身的一些意义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作为创业板的上市企业,无论我们是这个创业板内的主体,还是参与者,还是运动员,不管从哪个角度,其实企业更关心的是制度安排。从制度安排角度看,怎么评估创业板对中国创造,乃至于中国发展的意义,都是不过分的。同样站在这样的角度,创业板目前存在的一些所谓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与创业板本身的意义相比不在同一个层面,我们经常思考一些也可能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去思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经济,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新兴的产业战略,可能大家共识就是为了改善生活,为了改善民生,我想这肯定是它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改善民生,为何又在全世界多次的出现重大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我想这背后还是有它更重要核心的因素,那就是人类现在还在竞争。对于竞争的话题,我觉得更多的大家看到的是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我认为还远不如此。

  上午李扬院长也很精辟的提出了经济危机要想转好,要有五个要素来调整。那我想如果这些要素调整不了,怎么办?其实解决经济危机的最高级办法就是战争,战争离我们好像已经很远了,但事实上讲现在全球性的区域战争还有很多,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和平发展环境,也可能是最近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国有很好的战略机遇发展期,也可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那这一段引语我是希望能够理解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大意义是在于加强中国的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我们现在与国外同类型的企业才刚刚开始有了类似相同的发展环境。假设在国外的一个企业它可以从出生到成长,到它成长成为著名的有影响里的企业,那么它从一开始就会受到各种条件的支持,而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支持,我们怎么可能打赢?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创业板的创立是中国由大变强最直接的力量,我想这样讲一点都不过分。

  我经常想一个问题,在很早以前大家觉得微软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大家认为它是不可战胜的。但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微软也会有它的竞争对手,现在从理论界和产业界基本认可谷歌会超过微软,我觉得谷歌超过微软并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是思考为什么超过微软的公司仍然是一家美国的,而且从纳斯达克诞生的公司。而这个公司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日本、欧洲,这里头甚至我们不提中国。这个机会我想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叫《世界经济千年史》,是一个英国学者麦迪逊(音)写的,他把从公元零年到公元二千年的全球经济的变化,用很详实的数据,很艰难的总结了出来。那么看这本书以后感到还是不寒而栗的,我成为尝试把书中的数据画出一个图,那么这个图很像什么呢?像我们股市里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的图。其实在1700年以前的人类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发展,大概年均经济的增长率只有0.01%,大概是万分之一的经济增长率。那么到了1700年以后,特别是1950年以后、1990年以后几个节点发生了重大的斜率变化,基本上是85度的经济增长的高度。

  那这本书给我们一个概念,就是现在的社会其实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它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我简单计算了一下,如果不讨论价格问题的话,只是从数字上看,大概21世纪的头十年的人类创造的产值超过了以前2000年,当然这个数字未必很准,但是这个趋势是肯定的。那么推动整个人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技术,这个就不讲;第二个是人口,这也不讲,因为人口增加造成了GDP增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制度,这200—300 连的制度安排,整个人类还是发生了重大变化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我们一直认为,虽说我们很了解中国创业板它出台的艰难,整整走了十年的路,但是仍然觉得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创业板还是成立的稍微晚了一点,如果能够更早的出现创业板,也许中国的创新可能会有很多的机会,但毕竟创业板来了,而且从根本上打通了中国创业企业创新力量的发展路径,我觉得中国不缺人才,也不缺技术,而且相信经过2—3年的创业板的发酵,真正领头羊的公司团队可能会在创业板出现。

  我们感觉未来的全球之争,还是在于发展路径之争,而发展路径,就是创新。所以,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下国民技术对于创新的一个浅显的看法。

  我们一直认为,创新就是要从非标做到标准。我曾经有一次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时候提到过,我们公司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一个非标的公司。因为我们倒过去看,所有的美国成功的公司,都是从非标开始做起的,然后把它推成全球的标准,进而引领了世界,确定了它在世界上的地位。那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中国还是非常缺乏的。在这里,我也斗胆的建议我们咨询委,今后在帮助证监会选择项目的时候,也能多发现一些非标型的企业,不要怕它的技术新,不要怕它现在甚至没有市场,但是中国的希望真正是在于此。

  对于创业板的目标,从我们企业的角度看,我觉得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创业板的环境有多大程度上为这一个环境下的企业提供了在全球参与竞争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制度安排相互之间的一个比较。

  第二,我觉得就是在5—10年内能不能培养出全球知名的企业,这可能就是创业板最根本的目标。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现在一些媒体,包括公众关注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说,创业板平均成长性低于中小板成长性,我觉得这个指标本身就毫无意义,因为创业板的定位它就不是一个均衡的定位,如果说要比较,我们应该比较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创业板的领航公司的团队,比如说前十名,或者前五名,它的平均值是不是远远能够超过中小板和主板的成长性,我觉得这样的指标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所以在这里头我也想从制度建议上讲,证监会为了保护投资者对于中国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还是相对严格。其实一些处于亏损期的企业在海外可以上市,我觉得在中国也可以尝试。对于制度创新方面,我们有一些小小的建议:

  第一,关于“三高”的问题,其实各位领导刚才都有精彩的论述。从我们角度考虑,确实我们也非常欢迎退市制度的出现,退市制度确实可以从根本上遏制不合理的“三高”。

  更斗胆的一个建议,就是发挥创投的作用,发挥保荐机构的作用;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创业板控制“三高”的问题上,能够在发行的时候定向给保荐机构定向发行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锁定期跟控股股东相等,我觉得事实上讲,在发行的时候会考虑它的发行价格。

  第二,关于高管离职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些成熟市场的做法,在发行的时候可以搞很小比例的存量发行,能够置换一部分股份出来,直接解决创业者的生活问题,然后锁定的部分可以锁定期稍微延长一些。对于恶意的高管离职套现可以有一个定义,建立诚信档案。对于有这样的情况,在未来再有上市的时候就作为一个进入条件。

  第三,对于创业板的企业,从制度创新角度讲,还是希望有全球股权合作的可能性。就是更便捷的方式,因为全球一体化的机会,有时候是通过股权合作来完成的。

  第四,我非常尊敬证监会提出的公平原则,以及在中国市场制度上形成的公平环境,那我想这个是最需要坚持的。中国文化里确实有全而不均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平,只要是公平的,我想大家都可以接受。

  最后,我想利用这么一个机会,呼吁我们上市公司的同仁,因为我是上市公司代表,但是我也想再多呼吁一点,就是我们的保荐机构和创投公司,能够非常珍视我们创业板来之不易的成绩。有一种说法,有很多指标,中国也许有1200万家公司,还有说有1800万家公司,我现在不知道这个指标到底是不是准的,但是按照现在创业板的130多家上市公司,即使发展到1000家上市公司也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特别是民营的企业为主,应该说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我们不珍爱我们的环境,不去诚信对待我们的创业板,然后我们在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把很多道德和责任推给只有心怀祖国没有个人私利的政府官员和证监会官员,我觉得不仅是对公众的亵渎,也是做人的道德。

  最后,我想中国证监会在尚主席的领导下完成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大家都认为毫无头绪、毫无办法的股权分置,还有一个是现在正在积极打击的最难以打击的内幕交易建立公平环境,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坚信,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中国创业板能够成功。所以,让我们能够发挥创业板最强的资源配置的作用,让我们中国的创业板能够创造出很多由非标到标准的公司,来引领中国乃至于世界的发展,为中国的竞争力能够增加真正的筹码。我的年纪其实还不是很大,我还不到40岁,但是到我60岁的时候,中国已经完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我们今天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我们自己的后代在谋福,所以我相信我们的创业板一定能够成功,谢谢大家!(掌声)

  (以上内容据现场讲话整理,未经本人核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