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先江:八年备战合资基金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11:33  《机构投资》

  讲述者:先江(德盛安联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机构投资》 常银玲  报道

  八年备战

  1992年,我加入了德国德累斯登银行,先后任职于债券业务部、资产管理部。当时国内比较封闭,我们所听到的就只是B股;与国内的接触主要是银行方面。

  1996年回到亚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早期的海归。当时考虑到如果我一直在德国,只能湮没在芸芸众生中。倘若回到中国,置身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潮流,在沟通两种文化的过程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2000年我到台湾任德盛安联投信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进军台湾地区证券界的高管。

  1995年德累斯登银行开始收购英国的班顿资产管理,后者正与国泰证券商谈关于合资基金事宜。

  比起债券市场,基金市场更多的是理财。理财不仅要有理论基础,还要有实际的支持,而且对群体值有所掌握,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所以义无反顾地做出了选择。

  1996年,我们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了第一份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的申请。但是,之后现一系列的收购合并,使得合资基金公司的两方股东都鹿死他人之手。先是德累斯登银行收购了英国的本森银行,而后者正跟国泰商谈建立合资基金公司。此后,国泰与君安合并。之后安联把德累斯登银行收购了,这就变成了安联和国泰君安商谈建立合资银行的事,我则作为安联的代表和国泰君安谈判。

  这一系列的收购、合并,再加商谈,总共用了8 年时间。

  2003年,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国联安成立了,我任国联安的总经理。

  水土不服

  当时我虽然有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工作经历,但回到大陆工作还是有点水土不服。

  不说文化,仅仅是基金的行销就很不一样。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值得自豪的事,但对于基金销售是很大的挑战。最终我们采取的是小组形式专员负责,这种行销策略对国内合资公司起到很大模范作用。

  从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事,就是在国联安时发行50亿德盛小盘的产品,在结束发行最后一天就进了30亿,一共冲到了83亿,要不是设限,冲过百亿都是有可能的。现在也许50亿算不了什么,但那时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申购人数超过24万,亦属当时单只基金之最。那是,根本没想到我们的产品会这么受欢迎。

  国外很多基金经理都做十年二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了二十年了,基金的发展也有十多年了,这其中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据我所知,到今年为止中国只有三四个人。

  目前,基金经理的平均存活期大概只有18个月。这18个月怎么可能有周期呢?单独说牛市或者熊市,这些人也不一定走完。

  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基金经理的浮躁。任何一个基金经理,如果完全按照收益排名来评,他会铤而走险的追求高收益,就往偏差上走。这样风险就会大大的升高。

  养老金市场将有大变

  企业年金、养老金不管谁做,都是一件好事情。

  我们的父母辈退休后可能还会有60%~70%退休金,但是现在肯定没有了。以前是年轻人养年老人,但现在的问题是年轻人少了,人活的时间也长了,这样就导致严重不足了。

  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解决养老问题。

  在德国有《共同富裕法》,每月公司给员工发48欧元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在中国,假如公司每月给每个人50元用于投资,中国有2亿职工,每月就可以募集100亿。

  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这些钱,如果政府规定只许投资于股票市场,而且要锁定十年。如果每个月都有固定的100亿投入到股票市场,那么中国的经济肯定会迅猛发展,中国的养老问题就可以靠资本市场的发展解决了。 

  这样滚雪球式发展下去,老百姓所关心的民生问题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了,老百姓富裕了,中国也自然强大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