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皮海洲:A股发行以不穿绿鞋为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 01:02  第一财经日报

  皮海洲

  继农行之后,8月18日上市的光大银行成为A股市场上又一家穿“绿鞋”上市的公司。

  为什么要穿“绿鞋”上市?从香港市场及境外股市来说,穿“绿鞋”是为了满足投资者旺盛需求的股份超额配售机制。不过,“绿鞋”引入A股市场之后,更像是一种“护发”机制。一旦新股跌进发行价,承销商就可以用超额配售所得的资金,从二级市场上买进股票,直到超额配售所得资金用完为止。

  正是基于“绿鞋”机制在A股市场上的这种功能扭曲,笔者以为,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还是不穿“绿鞋”为宜。

  就A股市场上的新股发行来看,哪怕是在股市低迷时期,新股发行始终都是供不应求。可以说,在A股市场没有发行不出去的股票。绝大多数时候,A股市场投资者对新股的需要都是旺盛的,进行超额配售几乎没有悬念。因此,在新股发行时,发行人大可将超额配售的股份,一并加入到发行股份的数量中去。

  而从“护发”的角度来说,穿“绿鞋”实际上存在着对投资者忽悠的意味。虽然说穿“绿鞋”确实存在一定的“护发”作用,但这种作用终究是有时间限制的,即“绿鞋”的有效期限仅限于上市后的第一个月,30个自然日。届时,发行人股票该“破发”还是得“破发”。

  更加重要的是,“绿鞋”机制有可能成为发行人圈钱的工具。发行人之所以突出“绿鞋”机制的“护发”作用,无非是想告诉投资者,发行人的股票不会轻易破发,因此投资者申购发行人的股票是安全的,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申购。也正因如此,“绿鞋”机制就成了发行人选择较高发行价发行新股的推手。因为在没有“绿鞋”的情况下,“赤脚”发行的股票更容易破发,为了避免破发,发行人有可能会降低发行价格。但有了“绿鞋”之后,“破发”似乎有了防范措施,于是也就不降低发行价格了。而且,就投资者而言,在“破发”风险较大的情况下,投资者申购新股会慎重一些,但有了“绿鞋”这个“护发”机制,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淡薄了许多。可见,“绿鞋”机制有抬高发行价格、助长发行人圈钱的功能。

  (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