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曹中铭:创业板要规模更要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0日 02:03  每日经济新闻

  曹中铭

  8月6日,是A股创业板市场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当天,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达到整整100家。自去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挂牌以来,仅仅9个月的时间,创业板即达如此规模,其发展可谓“神速”。

  10年磨一剑。剑“磨”的时间越久,就会越“锋利”,这一点在创业板的发展上得到了印证。上市对象同样为中小型企业,当年中小板挂牌家数破百时,用时30个月,与创业板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而且,与创业板新股在市场化发行大旗下动辄70倍、80倍甚至是超百倍的发行市盈率相比,当初中小板20倍、30倍的发行市盈率,也明显与其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与其时的市场环境有关,也反映出投资者的追捧程度。

  创业板会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不仅因为其是A股市场的新生事物,更因为创业板头顶创新型、高成长性的光环。但正如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是“裸泳者”一样,透过创业板挂牌9个月以来的种种表现,市场看到了创业板的另一面。

  从最初的创业板新股高价高市盈率发行,并由此导致的高超募,到挂牌首日28家新股平均高达106%的涨幅,再到吉峰农机的疯狂,以及其后广遭市场诟病的突击入股问题、券商“直投+保荐”模式下的行业潜规则、PE腐败、频频曝光的“专利门”事件、用超募资金买房买地置车等,暴露出创业板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所隐藏着的弊病也快速浮出水面。

  事实上,创业板的问题远不止如此。首批28家公司之一的爱尔眼科在挂牌不到半年时间,被监管部门查出在公司治理、内控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创业板敲响了警钟。笔者想问的是,但这样的公司为何也能堂而皇之地登陆创业板市场呢?

  堪与爱尔眼科问题重重比肩的还有创业板所谓的“高成长性”。网宿科技2007年、2008年、2009年上半年业绩均表现出高成长的特性,但去年挂牌的当季即产生亏损,一切都是巧合吗?从季报与半年报看,创业板公司今年一季度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27.32%,这一增幅不仅与去年全年增幅相比大幅缩水,而且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了29.81%,高成长性的狐狸尾巴已经露了出来。创业板业绩预报显示,像汉威电子、南都电源、华平股份宝德股份等上半年业绩大幅倒退,更有像国联水产这样还未上市即出现亏损的公司。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为数不少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长幅度不仅没有跑赢GDP,甚至还落后于CPI。这样的高成长性确实令投资者惊诧,也令市场为之汗颜。

  创业板新股的高超募,无疑是浪费市场资源。A股创业板市场要发展壮大,没有一定的规模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在我们追求市场规模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了其中的质量问题。一方面是保荐质量,另一方面包括上市公司的质量。只有规模效应而没有相关质量的匹配,如此创业板无疑亦是“跛脚”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