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猫烟花:为何一直在破坏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1日 02:39  第一财经日报

  鲁桂华

  价值的源泉在哪里?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直观的例子:假设投资报酬率为10%,我们投资100元,预期未来每年赚取10元的现金流量。显然,我们可以把这一投资理解为用当前100元的价格购买未来每年10元的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不变,如果我们未来每年要赚取20元的现金流,我们当前应该支付200元。换言之,资产的价格决定于资产赚取未来现金流的能力。如果预期未来的现金流量增长1倍,资产的价值或价格也就增长1倍。

  这是一个连出租车司机都明白的道理。出租车的牌照,无疑是出租车司机的资产。如果未来出租车的市场需求火爆,出租车牌照的价格将趋于上涨;反之,如果未来出租车的市场需求委靡,那么出租车牌照的价格将趋于下降。

  理解了资产价值与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就可以理解许多与之相关的概念了。

  比如,为什么会计师对资产进行减值?因为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下降了,资产的价值也应该随之而下降,会计师把资产价值下降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再比如,我们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报酬率为10%,我们投资100元,每年能够赚取15元的现金流,而其他人要赚取15元的现金流,需要投资150元。换言之,我们100元的资本,相当于其他人150元的资本,我们就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了50元的价值增量。显然,这里之所以能够创造价值,是因为我们的投资报酬率为15%,超过了全社会平均的回报率10%。价值的源泉在于,我们的投资,比别人更赚钱。如果我们100元的投资,每年只能赚取4元的现金流,而别人要赚取4元的现金流只需要40元的投资。我们100元的投资只相当于其他人40元的投资,我们就破坏了股东60元的价值。之所以破坏价值,是因为我们的投资报酬率仅为4%,低于全社会平均的回报率10%。价值破坏的源泉在于,我们的投资,不如别人赚的钱多。

  理解价值的源泉之后,我们再来看熊猫烟花是如何破坏价值的——

  价值破坏行为之一:公司名称的变更

  熊猫烟花和浏阳花炮,哪一个知名度高?相信不带偏见的读者,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浏阳花炮在我国烟花领域的地位,绝对不亚于茅台酒在我国白酒领域的地位。使用浏阳花炮这一名称,给公司带来的现金流,应该大于使用熊猫烟花这一名称。将“湖南浏阳花炮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熊猫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一个破坏价值的行为。

  价值破坏行为之二:募集资金闲置

  湖南证监局近期对熊猫烟花下达的改正决定书中指出,熊猫烟花2001年募集的1.8亿元资金,截至2009年末,还有1308万元未使用。闲置的资金不能给股东带来任何收益,其价值是0!导致股东价值被破坏1308万元!

  价值破坏行为之三:收购关联方劣质资产

  根据湖南证监局的改正决定书,熊猫烟花“2005年12月从大股东关联方湖南攀达投资有限公司购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资产1000万元”,之后“累计投入1982.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收购后便基本未用、年久失修,且失去了危爆物资储存资质”。据此推断,熊猫烟花收购的固定资产已经基本失去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原始价值也被破坏殆尽!收购的在建工程“已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245.84万元”,意味着因在建工程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下降导致价值破坏达245.84万元。

  同时,熊猫烟花“投入1100万元从大股东关联方购入土地使用权和租赁权,该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2009年10月整体用于出租,3年租金仅100万”。这意味着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未来每年的现金流量仅为33万元左右,如果全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0%,创造这一现金流仅需330万元的投资,这一投资项目破坏了约为770万元的价值!

  熊猫烟花为什么乐此不疲地破坏价值?

  稍加思考,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熊猫”是熊猫烟花大股东广州银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州银河”,前身为广州攀达)的商标。熊猫烟花仅拥有10年的商标使用权。将该商标许可熊猫烟花使用,既可以达到通过销售浏阳产烟花产品提升“熊猫”品牌价值的效果,又可以让“浏阳花炮”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真可谓一箭双雕。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大股东广州银河。至于因为价值破坏给熊猫烟花的中小股东带来的损失,自然不是大股东所考虑的问题了。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赵伟平缺席了2007年以来16次股东大会中的14次,不也说明同一个问题吗?

  第二,熊猫烟花收购关联方的劣质资产造成的价值损失,正是大股东等关联方收获的价值。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从这些关联交易中,大股东等关联方的价值收获至少达到2853.81万元。

  第三,根据熊猫烟花2009年以来公告的控股股东广州银河减持(含转让)情况,我们编制了图表。从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广州银河累计减持2229万股,减持净收益累计达2.56亿元,减持净收益率达504.51%!既然控股股东可以从二级市场减持所持股票获得巨额收益,它还需要通过提升熊猫烟花的主营业务来创造价值吗?

  正因为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善良,正因为中小投资者对控股股东缺乏足够的警惕,玉成了控股股东攫取巨额财富的伟业!控股股东自然无需为价值破坏而扼腕了。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够让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看好自己的钱包,远离那些破坏股东价值、远离那些利用二级市场估值体系紊乱攫取财富的公司。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