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海基金丁峰:期待新的制度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11:32  机构投资

  丁峰,自称以学习之名而来,但在大佬们出走后,公募需要更多这样年轻优秀的基金经理

  简介:中海基金财富管理中心投资经理。曾任海通证券研究员。

  《机构投资》记者 张云 整理报道

  短期投资安全第一

  投资存在短期、长期的问题。短期来看,如果指数能够跌到2200点到2000点,我觉得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通货紧缩,而不是大家所担心的的通货膨胀。

  在目前的环境下,投资的安全性是首要的考虑目标。我比较相信资本市场有效性。短期可能情绪的影响更大一点,但情绪因素在估值中是有所体现的,尤其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是更看重估值。因为较低的估值能够把一些比较悲观的预期包含进来,万一有好的变化,股价的弹性会更大一点。

  相反,对于一些成长性虽然很高但估值水平异常高的公司,要抱一个相对审慎的态度。因为估值越高,就意味着投资该类公司所承担的风险相对比较大,如果这个公司的基本面跟预期有一点点差别,很有可能股价的调整也会非常剧烈。而估值比较低的一些公司,原本大家期望不是很好,即便它坏一点,股价的下跌也相对比较有限。

  长期期待变革

  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速最快的的大型经济体,其中很多关键时点的改革,当初看起来非常可怕,最终结果却证明对经济特别有利。例如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时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变革对中国经济体肯定有打击,无论是家电业还是农业都认为中国的竞争力不够,但是入世贸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中国的进出口出现了一个超常快速增长期,入世反倒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个推动力。

  从2001年一直到现在大约10年这个周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在我看来主要是加入世贸组织这种制度变革红利的结果。那从现在的时间点到未来的5年或是10年,有没有一个新的制度红利产生,并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呢?如果有,我认为很有可能会在汇率制度变革上。

  现在关于汇率改革的争论分为两派。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会对中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甚至找来日本的例子为证。其实对于日本当初的情况,学界也有不同的争论。日本之所以出现经济相对停滞,并不是升值因素造成,而是其他比如货币政策偏紧等因素所导致。

  所以,如果中国汇率制度这一块可以浮动、市场化,很有可能倒逼某些企业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很必要,因为不转型这些企业很有可能就消亡。

  另外,中国的经济也需要从外需转向内需,汇率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外部推动力量。虽然变革中会有有一些痛苦,但是经过这种变革后,中国的经济转型才能更顺畅,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才会更加好,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会更有信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