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破发频现 机构漫天叫价酿苦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5日 01:5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刘明涛

  随着大盘跌跌不休,两市新股破发家数也是快速增加。特别是4月份顶着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光环,高调上市的新股,由于自身缺

  乏“亮点”,难以吸引资金注意,最终只能陷入破发的尴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数据统计以及回顾历史两大破发潮发现,今年新股频频破发缘于高发行价和市场低迷两大因素。

  表象

  破发潮再现3成新股遭“淹没”

  打新必赚的“神话”破灭!

  第一高发行价股海普瑞(002399,收盘价138.20元)上市4日后破发!爱仕达(002403,收盘价17.04元)上市次日破发!嘉欣丝绸(002404,收盘价20.10元)上市首日破发!破发潮再次席卷A股市场。

  今年3成新股破发

  5月11日,当第一高发行价股海普瑞跌下神坛,以144.25元跌破148元发行价收盘时,打新投资者最不愿看见的一幕已经来临,新股不败的神话再次破灭!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两市一共发行了127只新股,截至5月13日收盘,已有38只新股惨遭破发,占上市新股的29.92%。其中,刚刚上市不久的宁波GQY股价较其发行价下跌18.46%成为表现最差的新股,而鼎泰新材、华泰证券以及朗科科技三只新股较各自发行价跌幅也均超过15%。

  除了38只已经破发的新股外,泰尔重工、漫步者、力生制药、华力创通以及中青宝5只个股目前同样濒临破发,一旦市场持续弱势整理,这些个股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破发。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在年后曾一度走强,资金炒作中小盘股异常火爆,市场过热新股发行的询价居高不下,然而,高发行价以及高市盈率的“双高”发行在市场疲软时成为新股破发的罪魁祸首。

  据数据统计显示,两市共有71只新股于2月14日之后发行上市,其中目前已有22只新股破发,占年后上市新股的30.99%。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2只破发新股中有17只是于4月后刚刚上市。另一方面,在4月后上市的37只新股中,有10只新股发行价都超过50元,在这里面,除了国民技术碧水源两只个股实现上涨外,其余8只个股全部破发。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近期新一轮破发潮有别于去年以蓝筹权重股为主的破发,目前破发已席卷整个A股市场,无论主板还是中小板、创业板,破发个股都在不断增加,集中表现在近期一大批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新股在市场持续走低的环境下集体破发。

  大盘暴跌是破发“导火索”

  业内人士认为,A股目前迎来一轮新的破发潮,股市暴跌成导火索。首先,毋庸置疑的便是个股高市盈率发行、市场发行过于密集、股票容量扩大加速导致破发潮的涌现;另一因素则是股指期货开始抽离市场部分热钱以及市场持续暴跌所致。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4月16日股指期货开市以来,A股市场迎来一波大跌,截至5月13日,沪指已从3160点跌至2711点,短短19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4%。而在此期间,共有28只新股密集上市,平均每天有1.47只个股登陆A股市场。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28只新股中,平均发行价格达到45.07元,年后10大发行价高价股则全部来自这28只个股中,分别是海普瑞148元、国民技术87.5元、华平股份72元、碧水源69元、宁波GQY65元、数码视讯59.9元、中瑞思创58元、数字政通54元、梦洁家纺51元以及长青股份51元。

  当市场如此疲弱的时候,这些新股却以如此高价发行,上市后频频破发也就不足为奇。

  幕后

  机构推高新股发行价套住百亿打新资金

  每经记者李文艺

  截至5月13日,最近3个月内上市的新股中有22家破发,套住了600个机构账户,涉及资金100.42亿元,多么壮观的一幕,在A股市场中还从未出现过。

  “A股首发价格太高了,简直不可接受。”新盛资本研究总监兼基金助理刘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道,针对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超过50倍,甚至上百倍的情况,有市场人士将新股上市后密集破发归结于高价发行。

  然而,在新股发行市场化的道路中,频繁破发究竟是制度改革必经的阵痛,还是机构非理性询价带来的偏差?《每日经济新闻》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后发现,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拓宽投资渠道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600机构账户“被套”

  2010年2月14日之后发行的新股中,目前有22家处于破发状态,绝大多数是中小盘股,这意味着配售股尚未解禁上市,参与这22只新股网下配售的机构已然被套。其中,被套华泰证券(601688,收盘价16.16元)的机构受伤最重,截至昨日,华泰证券股价相比发行价格,已跌19.2%,若想保本出货,华泰证券则需在5月26日配售股上市之前,大涨24%。

  另一跌幅较大的新股是宁波GQY(300076,收盘价53.15元),当初以65元高价,74倍高市盈率发行的宁波GQY股价已跌至53.15元,机构账面损失18.23%。此外,数码视讯(300079,收盘价52.76元),南都电源(300068,收盘价29.20元)等新股破发幅度都超过10%。

  Wind数据显示,多达600个机构账户被套在上述22只破发新股中,涉及资金100.42亿元,其中券商自营盘、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券商理财产品是主流,截至本周四,这100.42亿资金已缩水至87.91亿元。

  东吴证券自营账户出现在17只破发股中,是参与数量最多的券商自营账户,被套资金3632.31万元,中天证券因获得华泰证券656.44万股的配售,目前有1.54亿元资金被套在10只新股中。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新股上市密集破发的出现,部分债券型基金也成为被套的对象,或许打新将不再成为该类基金依靠资金优势获得稳定收益的渠道。如建信旗下的2只债券型基金,所投入的4809.56万元打新资金,已缩水近400多万元;国投瑞银一款稳定增利债券型基金,因参与了7只破发新股的申购,投入的1437.47万元,缩水了116万元。

  高发行价或成破发“元凶”

  “发行价格太高了”,是业内人士给出的最多的一个破发原因。

  600个机构账户,近一百多亿元资金被套,让人不得不发出疑问:新股的发行价格不都是向这些机构询出来的么?为什么询价时要给予60倍,70倍的市盈率,然后将自己套住?

  凯普投资基金联席董事张爱民说:“A股投资者,包括一些所谓的专业机构,对市盈率的真正内涵并不是特别清楚,许多投资者甚至觉得5元的股票比100元的便宜。我们站在PE的角度去看,目前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价格太离谱了。”言下之意,机构对新股估值没有清楚的认识,才会给出偏离公司价值过大的价格,从而导致新股密集破发。

  张爱民还预测:如果新股发行定价不调整,还可能出现发行失败的案例。

  “现在我们是要通过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行市场化定价,而许多机构在市场化询价过程中出现了不理性行为,抢标的的情绪浓厚,不管新公司的质地好坏,都以抢到手为目的,自然推高了新股的发行价格。而这还不能说是新股发行体制本身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综合问题。因为之前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很低,又会遭到二级市场的爆炒,这也是非理性现象。归根结底是新股供不应求造成的,投资者资金多,而可投资的渠道太少,自然哄抬了价格。”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事实上,在IPO新政后,在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的旗帜下,机构给出如此之高的价格,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香港知名投资顾问公司晋裕集团研究员黄文杰称,内地基金经理大部分都非常年轻,管理经验有限,且基金经理的利益没有与基民的利益相捆绑,因此,在投资决策时,包括参与新股询价时,基金管理者们更有勇气拿着基民的钱去“豪赌”,更何况,内地基金经理的从业过程大都是从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做起,再辗转到基金公司,业内关系非常复杂。

  专家:加强监管拓宽投资渠道

  是否有抑制机构“漫天叫价”的方法?有人将矛头指向了目前的询价制度,认为价高者应以高价得之,比如在海普瑞的询价过程中,某机构认为海普瑞价值230元,那么他就以此价购买。

  “这只是技术层面的修改,目前在其他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出现新股以多种价格发行的情况。即使这种办法可以在短期内显现成效,也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有句话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黄文杰指出,最根本的解决之道首先要严格监管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让它们的各种信息和行为透明化;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外市场的一些做法,将基金经理的利益与基民捆绑,例如基金经理的报酬与所管理基金的市场表现紧密挂钩,而且考核周期至少在3到5年,甚至5到10年,让基金管理者能够考虑一个长期的回报,这样,在申购新股时,基金至少应该考虑下合理的回报。

  对于黄文杰提出的利益捆绑建议,董登新用“加强基金法人治理”来概括,他表示必须增加对公募基金,券商理财产品的约束机制。同时,要想解决新股定价居高不下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拓宽投资渠道,增大新股供给等途径,一旦有足够多的选择,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都会仔细思考每家公司的真正价值。

  个案

  海普瑞重蹈中石油覆辙成新股破发“领头羊”

  每经记者朱蔚淇

  “史上最贵新股”海普瑞从“含金出世”到“首战铩羽”,而后“艰难封王”,最后“打回原形”,全过程只用了4天。如今股价始终徘徊在发行价以下,且对其看好者寥寥。

  未及上市,就已经有人将海普瑞喻为中小板的中国石油(601857,收盘价11.15元),因为从超常的发行市盈率、洋溢的一级市场参与热情来看,两者确有相似之处。而海普瑞188元的“首日疯”,似乎也有重蹈中石油覆辙之意。

  覆辙一:机构追捧疯狂叫好

  发行价148元,发行市盈率73.27倍,发行总市值592亿元!4月23日,定价结果一经公布人们方才惊醒,默默无闻的海普瑞原来头顶“史上最贵新股”和“最大市值医药股”双料桂冠,而且差点成为“第一高价股”,甚至超越苏宁电器成为中小板市值最大个股。

  一位深圳的私募人士在见到海普瑞定价结果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不了解该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单凭医药板块平均发行市盈率来看,73.27倍的估值实在太高,因此不打算申购。

  相比上述私募人士的冷静,参与询价的机构们就显得不那么理性了。有报道称,机构报出的价格一浪高过一浪,上限达到230元,最后在管理层的窗口指导下,才将发行价压下来。无论以上传言是否属实,73.27倍的市盈率是不争的,148元的天价发行也是A股新股发行史上从未有过的疯狂。连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也在路演时盛赞“之前很少见到这样好的医药企业”。

  这样的情景对经历过2007年中石油发行壮举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当时中国石油的管理层马不停蹄奔赴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路演,大批的机构投资者从各地慕名而来,由于人数远远超出预期,以至于受邀请的机构投资者需要刷卡才能进入路演会场。路演结束后,众多基金经理和其他投资者仍围着中石油的高层,其高层不得不“加班”服务。据称,承销商收到的机构报价上限均值达到20.5元,下限均价也达到17.4元,最后在中石油管理层“低价发行”的承诺下才将发行价定在16.7元。

  尽管海普瑞没有公布询价者名单,不过从网下配售结果来看,211家成功获配者中公募基金占大多数,其中华夏系军团共有8只基金,包括华夏债券投资基金,受基金公司托管的社保基金等总数高达14只。其他如财务公司和券商自营盘也不少,但保险资金参与度不高。这些机构共动用了1078亿元资金争抢800万股的“蛋糕”,超购率达到91.05倍。

  询价结束后,机构对海普瑞的追捧远未结束。上市首日预测中,申银万国估价为160~180元;爱建证券估测值为170~185元;国泰君安给出了160~191元的估价区间;银河证券估价最高,在187.80~203.45元之间。而该股上市的首日和第三天,机构连续出现在买入金额第一名的席位上,直到第四天破发才退出交易所数据统计范围。

  覆辙二:过度宣传淹没质疑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截至2009年底总资产13.77亿元)如何能承受中小板顶梁柱的重担,其业绩是否足以支撑如此超常的高发行市盈率?

  海普瑞的招股说明书称,公司是全球产销规模最大、也是我国唯一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FDA认证独有性”是该公司在宣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由于海普瑞处于细分行业龙头地位,人们毫不怀疑其对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了解程度,而各券商在研报中对这一点推崇备至,纷纷用“垄断地位”、“核心竞争力”等字眼突出此项优势。直到山东烟台东诚等海普瑞的国内同行在该股上市前夕透露,至少有3家其他企业也获得了相同产品的FDA认证。

  对此,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张远忠律师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海普瑞招股书“涉嫌欺诈”。

  除了FDA认证独有性质失实,舆论还质疑海普瑞在技术领先性、上游原料充足性和销量额增长持久性方面的优势有所夸大。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海普瑞股价在上市首日创下188元的峰值,一如中石油曾经有过的48.6元“首日疯”。

  有分析师认为,中石油上市前的路演过分强调曾经的业绩,过分强调“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光环,这一系列的宣传让中小股民对中国石油的未来无限憧憬,是该股上市后中小股民天价接盘的原因之一。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辞任总裁职务时曾表示,他代表中石油对A股的股民表示歉意,称中石油对不起深深被套牢的持有中石油股票的散户和小股东。而海普瑞直到现在还未正面回应媒体的质疑,并且不断为“FDA认证独有性”打圆场。

  海普瑞的股价将何去何从,留待后市论道,分析师们不排除公司通过良好的经营逐渐消化高溢价的可能。也许盲目入市的投资者们会在未来解套,毕竟海普瑞与中石油是两种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公司。值得庆幸的是,海普瑞目前尚未计入中小板指数成分,其发行数量也仅为4010万股,总股本仅4亿余股,对市场的影响力远远不及中石油。

  相关链接

  A股史上两大破发潮

  回顾历史,A股市场还经历过两次破发潮,且均发生在2008年一轮熊市里。

  2008年3月底,沪指已从当年年初的5262点跌至3400点附近,股指暴跌也让在2007年末2008年初上市的新股苦不堪言。3月26日,上市不久中国太保首次跌破发行价,股价最低一度只有25.51元,成为当年首只破发的新股。随后,中煤能源中海集运也加入破发军团,而“大象”中国石油则险些破发。这一轮破发潮,不仅影响了打新买新的投资者,还引起市场对牛熊市的争论。

  在3月底一轮破发潮后,市场在短暂的反弹时间内恢复平静,谈论破发的声音也逐渐平息。然而,端午节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跌,又一次引发了新股破发潮袭来。

  6月10日,沪指暴跌7.73%,有超过1000只个股跌停,低迷的市场环境使得新股破发来得异常容易。建设银行当日创出历史新低6.39元,跌破发行价6.45元;中信银行全天暴跌9.41%,以5.68元收盘,同样跌破发行价;而曾引起市场躁动的中国石油也未能幸免,收于16.13元,破发!此外,刚于5月底上市的滨江集团威华股份也纷纷加入破发队伍,一场权重股破发的独角戏转变成了蓝筹与中小板新股齐齐破发的大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