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檀:如何禁止政府部门挪用资金炒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3日 03:1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评论员 叶檀

  中国的预算公开正在逐渐打开大门,这是中国建立公共财政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让纳税人明明白白纳税的必要之举。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在 “两会”新闻中心表示,《预算法》修订的征求意见稿近期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1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首次审议《预算法》修改情况的报告。他表示,群众应该知道,按照法律规定我应该尽哪些纳税的义务,更应该知道,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筹集的资金用于哪些方面。

  预算公开,意味着以往政府部门视为机密的开支必须受到大众检阅,意味着挤占挪用资金成本更高,意味着政府的行政成本与投资效率将摊在阳光下晾晒。

  2009年9月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2009年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以近10万字的篇幅一一列举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审计发现,有的部门未经审批,挪用公用经费及其他项目资金共计2505.17万元,建设了面积达8900平方米的度假村式培训基地;有的甚至挪用科研经费150万元,以个人名义购买了150万股某公司的股份。这个所谓的某单位就是中科院软件所。截至2009年4月审计结束时,此笔款项尚未归还,该股份经配送已累计达到165万股。

  行政收支的混乱不止于此。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孙工声透露,“近年来,财政部门有相当多的现金并未存放国库,而是通过企业定期存款形式存于商业银行。这部分比例大概在10%左右。”如果财政部门食髓知味,把现金从国库中取出存在商业银行吃利息,或像中科院软件所一样索性投资证券市场博取财产性收入,盈亏算谁的?

  公共预算需要官方与民间力量上下合力推动,如果官方打太极拳,或者民间缺乏法律与维权意识,公共预算即便公布了,也很难获得成功。幸运的是,虽然阻力重重,但成效卓著,公民意识觉醒与政府部门公共财政意识的觉醒相辅相成。

  推动公共预算公开化的志愿者吴君亮先生,在2008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陆续向十几个中央部委和十几个地方城市政府提出查看预算案的申请。他遭到了多数地方政府的拒绝,理由多种多样,如“国家机密”、“没有义务”、“没有文件规定”等,吴先生告诉笔者,有的政府连理由都懒得找,而警惕性高的地方政府反问目的何在?根本没有认识到预算公开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聚水成河,中国公共财政预算大门一旦推开就不可阻挡。

  2008年5月,深圳市财政局接受吴君亮等人查看和拍摄深圳市政府2008年度的部门预算草案,属于全国首个向普通公民公开预算报告的政府部门;2009年10月,广州市财政局在网站上公布广州全部114个政府部门预算,是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完整的市级部门预算公开亮相。广州市财政局网站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所有的预算全都公之于众,这是让人喜悦而心动的 “瘫痪”;2009年3月20日,财政部在官方网站公布了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201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表示,今年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都要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政府的基本建设情况和政府行政开支情况。

  这是了不得的进步,建立公共预算是建立法制社会与公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一场由民间研究机构推动的轰轰烈烈的公共预算改革,深刻改变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公开预算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更多的公开与更细的预算。

  不容否认,目前多数地方政府的预算未能公开,虽然不再滑稽地以“国家秘密”进行推搪,而已经公开的账目较为粗糙。

  以2009年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报告为例,虽然对支出的介绍比过去详细,但并非预算本身,虽然增加了40余个名词解释,但像“一般公共服务”这样的概念仍然含义不甚清楚。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到底是购买了服务,还是购买了桌椅板凳,还是支付了行政管理费用(俗称“人头费”),阅读者只能打哑谜。目前由于技术手段与统计质量所限,还无法达到详尽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也表示,“我也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今年即便公开了,也达不到大家要求的那么细。”

  如果5年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预算能够像广州市财政局所公布的那样公开、透明,那么,中国的法治与税收环境将有根本变革。这才是中国数千年所未有之大变局。希望如此。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