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投资者何去何从费思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1日 06:4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后,拥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将受益良多,数量化投资和套利交易将大行其道,市场博弈将愈发激烈,中小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同时,如果中小投资者从事创新业务交易,将面临更多的风险,一些传统的炒股信条也将受到挑战。

  一是市场涨跌风险较大。投资者一旦看错方向,在杠杆交易下亏损比原先大得多。一些市场规则也需中小投资者准确把握,例如“报升规则”使得融券后市场必须先涨后跌投资者才能盈利,而中小投资者并没有拉升股价的能力,所以极有可能没有机会卖出所融股票,即使看对了方向但也仍面临亏损。

  二是保证金追加风险。类似于期货的“逐日盯市”和保证金持续支付,使得市场在大幅震荡下容易出现“逼仓”现象。融资融券交易将使得投资者的行为必须更加短期化,对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要求也更高。例如,下跌时“死了也不卖”这种所谓的“长期投资”口号已经不适用,因为还没“死”时券商会已经替你把股票卖了,投资者已经失去长期持有待反弹的机会。

  三是两项创新放大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优势。由于融资融券的高杠杆和双向投资机制,具有信息优势的投资者除了能放大原先提前获知利好进行盈利的能力外,也可以利用提前获知利空获取高额收益,并且助涨杀跌,使得缺乏信息的交易对手面临更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新形势,部分中小投资者可能转向寻求机构投资者的帮助,例如选择购买基金等;如果继续独立投资,除加强学习融资融券知识外,应该注重摸索新形势下的市场涨跌规律。

  例如,在牛市中“买入并捂着”的投资理念应当改变,中小投资者需要对股票的合理价值有所判断并及时卖出,否则股价在大涨后又会回到起点。“傻子”也能挣钱的时代随着两项创新的推出已经成为往事。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