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收市后,中国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试点。 开设融资融券业务将实行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预计准备期需要3个月时间。
从交易制度的层面来看,笔者认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推出乃至将来的全面铺开,是中国A股市场管理层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同时也是为了配合股指期货的推出而不可或缺的一项配套措施。而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则是中国A股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重大举措。
无论是美国、英国、日本还是中国香港的证券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行融资融券业务。因此,A股市场试行融资融券业务,是在交易制度的层面上,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A股市场将来逐步走向世界,和国际市场融合,进而将A股市场建设成为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有重要影响的证券市场。
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最初几年,国内各大券商曾经不同程度地私下实行过融资业务,当时由券商营业部有选择地向一些信誉较好、在股市投资中盈利能力较强的客户提供短期的融资,融资期限一般都在1周至3个月不等。但由于当时制度不健全,黑箱操作,监管不到位,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因而出现了不少问题,后来就被管理层全面叫停了。
现在,作为交易制度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推出融资融券业务,需要制定大量具体的实施细则,例如,融资融券的准入条件、包括强行平仓在内的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都应有具体而公开的规定。只有制定具体细致的实施细则,并且得到全面的执行,把具体的制度公开在阳光之下,才能杜绝以前营业部黑箱操作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才能达到推出这一举措应该得到的效果。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看,随着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的推出,T+0回转交易制度的实行、涨跌停板幅度的扩大乃至于涨跌停板制度的取消,都应该列入考虑的范围,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出。
从市场层面来看,笔者认为,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对现有的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
其一,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推出,和股指期货一起,可能成为市场助涨助跌的“放大器”,无论涨跌都加大市场波动幅度。这主要是由于实行这一制度后,多头可以通过融资增强自己的力量,而空头则可以通过融券增强自己的力量,多空双方的力量都得以放大,双方的博弈将更加剧烈,因此市场的波动也将会随之放大。
其二,对于较大的投资者而言,由于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股市投资套期保值的功能;而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则由于融资融券大多属于短期的行为,这样就会增加了市场短线操作的频率。同时,由于市场波动的幅度将会增加,这样也就增加了市场短线操作的空间。
其三,总的来看,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增加市场的活跃度和成交量,这在客观上利好券商,扩大了券商的盈利空间,改善了券商的生存环境,提升上市的券商股的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