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救急与救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3日 00:48  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刘柯

  岁末年底,又是资产重组股开始“末路狂奔”之时,无论是中航与长安的央企大手笔,还是ST个股保壳战役,都是热闹非凡。不过,在这种热闹之中,我们还是应该分清楚谁在“救急”,谁在“救穷”,不可盲动。

  理论上讲,资产重组与“救急不救穷”的传统思维应该是颠倒的,也就是说,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应该是“救穷不救急”或者是“救穷兼救急”。这怎么理解呢?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往往是让被重组方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或者是两者强强整合成为新的产业巨人,至少中航与长安的整合就是这样,直接重组出一个中国第三大汽车企业。因此,以“救穷”为核心的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往往能给被重组企业带来业绩的飞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具备可持续性的,能让这些企业彻底“脱贫”。而这样的重组,往往也能得到市场的共鸣,如以前上海电气上港集团的重组整合。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在这种重组中实现“救穷”,有的只能“救急”,也就是利用什么拨款、免债等手法把年底的利润保成正数,先把壳保住再说。这样的重组,这样的炒作,这样的“故事”,大家最好冷静观望,因为这种“一夜暴富”,完全没有可持续性,而这些被保下来的壳究竟还会不会“变质”,仍然是未知数。特别是那些没有任何实质性资产重组题材,而股价却高高在上的ST股,可能连“一夜暴富”的机会都没有,依靠很多“莫须有”的传闻就能实现股价上涨,这完全就是在“姜太公钓鱼”。

  股市或许本身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地方,乌鸡变凤凰的神话不止一次地出现,“不死鸟”的ST股大有人在,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成为这种神话的受益者,当第二个“刘芳”或者“人大教授”。谁叫咱的“壳资源”是紧俏商品呢?人家美国在过去十年上市企业的退市速度却是远远超过IPO速度,11年美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减少了39%,而我们呢,换了马甲的“不死鸟”有多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