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张斌
□ 本报记者 许 洁
限售股解禁潮再次来袭,而资本市场对于“大小非”解禁套现的恐慌也始终未曾消散。
10月解禁限售股3134.69亿股,占全年解禁股份总量的45.45%。面临的大小非减持对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仍是不容置疑的。而对于大小非减持是否应该征税的问题从节前就引起市场的热议。
本报记者特此采访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张斌。
小非套现应该征税
《证券日报》:“大小非”减持,企业减持套现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小非”减持是否纳税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张斌:自然人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收益有两种,一种是资本利得,即股票的买卖差价,目前法律上来讲,这部分收益现在是免税的。另外的收益就是上市公司股息的分配,这是按10%征收。但是目前,从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还没有看到针对“大小非”减持中自然人股东减持所得要征税的具体的条文。
《证券日报》:您认为“小非”套现是否该征税呢?
张斌:我个人觉得应该要征收。从维护税法的公平来讲这是一个税法的普遍性,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税法原则。“小非”持股成本低,收益大。税法在这方面进行调节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讲的小非减持的情况,这已经不仅仅是二级市场的买卖。因此并不完全适用于目前二级市场上炒股所得免税的规定。因为,他取得的时候成本价偏低。他这种行为不是二级市场上单纯的买卖行为,这涉及原始持有和现价之间的差额。而国家税务总局与之相关的规定,比如期权,企业高管获得期权都是要缴税的,这块就没有免征。
关键是政策层面,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国家资本层面需要国家税务总局权威的通知,没出台这个通知之前,“小非”并不是自动适用于免税的规定,应该使用一般的原则。在税法层面上,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财产转让所得按20%计征所得税。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只要转让财产了有利得,就要按照20%征收。但是二级市场上暂免征收,这是国务院规定的特例。
征税与再投资无关
《证券日报》:我们谈到了“小非”,对于二级市场买卖的个人投资者,您认为对其征收和不征收两种结果会有怎样的影响?有部分股民并不赞同征税,并认为,如果盈利了征税,那么亏损了是否要补贴?对这一说法,您如何看?
张斌:实际上,这涉及两个问题,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所得不仅要看到赚钱的时候,还要看到赔钱的时候。对赚的钱征税,必须同时规定一个对亏损的抵补。这次赚钱几百万,下次赔了几百万,这亏损的部分该怎么办呢?全世界各国对于股市资本利得征税都要解决亏损是不是要抵补,怎么抵补,分多长时间的问题。这里面就很复杂。并且,如果出台征税政策,对股市短期会有不利影响,另外还要出台亏损抵补的政策问题,所以这里牵涉的层面很多,因此相关政策迟迟无法出台。
《证券日报》:“大小非”减持过程中,对这一领域的所得税征管,一向存在较为严重的税款流失现象。不仅仅是缺乏对自然人股东征税方面的政策规定,而且机构投资者往往也通过虚列成本费用等手段进行偷漏税行为。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斌:“大非”逃税的问题,应该看成是避税。企业如果预计下一期会有变现或者大批的利润生成,对于企业来讲,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不是孤立的,如果这部分投资收益被成本费用冲抵了,那就可以少缴税了,这是存在可操作空间的。在不违反税法和会计准则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这个空间也是有限的。
《证券日报》:新华都总裁陈发树减持紫金矿业,套现累计近30亿,其发言人曾表示,这部分钱在年底之前用于再投资的话,就不用交税。对于这样的说法,现有的税法规定是否允许“小非”套现收益再用于投资免征税?
张斌:没有这样的规定,应该是就看你卖的时点,卖的价格与成本价的利得有多少,我就按照这个资本利得征收,就看你在什么时间点上有什么收益,适用什么税率来征收。只按照这一次的收益情况征收,与你是否紧接着再投资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