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本市场:走向资本强国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 06:44  经济观察报

  张勇

  2009年9月25日,10家创业板公司集中上网发行,这是准备十年之久的创业板推出的第一批 “成员”。

  随着第一批创业板公司的集中发行,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已经形成蓝筹股市场、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整合后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共存并行的局面,我国资本市场结构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的发挥得到飞跃。

  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仅仅历经二十载,规模便跃居世界前列,迅速跟上排名全球第三位的经济总量。多数学者也指出,中国股市已经开始体现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资本大国崛起

  两年前的10月,上证综指成功站上6000点整数关口,深证成指则突破2万点大关。当月最高峰时,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过30万亿元。10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评价说: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

  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截至2009年9月,中国股票市场市值达3.2万亿美元。

  掌管着约250亿美元新兴市场资产的坦普尔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执行主席默比乌斯甚至认为,随着中国国有企业发售新股以及众多人口拿出更多的钱来投资于股票,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值将在3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

  中国资本市场异军突起、突飞猛进的强力支撑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全球亮点,GDP年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西方经济学家惊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速的改善。”

  然而,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表现曾经历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背离,因此备受争议。

  在股改前,尽管宏观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但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低下,A股指数持续下滑。在2005年之前,尽管GDP增速连续4年维持在10%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平均达到30%左右,但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始终低于工业企业,甚至出现了2005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高达24%,而同期上市公司盈利同比降低6%的不正常现象。

  同样,股改之前,上证指数连续4年出现了与宏观经济走向背离的持续下跌,甚至在2005年一度跌落到1000点以下。中信证券徐刚在当时也指出,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了国内A股市场无力承当经济“晴雨表”的角色。

  从2005年开始,随着股改的推进,中国股市从市场基础制度层面消除了与国际市场的基本差异,解决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相悖的局面,中国股市在发展中第一次出现各类股东利益一致的价值取向,市场由此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近日指出,股改解决了资本市场整个设计过程当中一个重大的结构性问题。资本市场经过这些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之后变得越来越成熟,在这一波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风暴中经受住了检验。

  龚方雄说:“我们国家的股市在全球范围内是率先触底的,2008年底和2009年初就进入反弹,也是全球反弹最早的。很快,我们中国经济的反弹现实也得到确认,全球股市也随之开始反弹,现在来看,全球经济已经有从第三季度开始复苏的迹象。”

  随着中国创业板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也将变得更加完善。

  “晴雨表”功能初现

  过去,中国股民对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一般不信。

  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考虑现代金融理论,无论哪一个资产定价的模型,都会发现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应该是和国民经济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应该是有理论基础的,投资尤其是固定投资和股市的关系也应当是极为密切的。

  在胡祖六看来,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股市规模还太小,“我国的股市尽管经过长足发展但还是太小了,不成熟,不够发达。从市值来看,当时A股和B股市值加起来也勉勉强强占到GDP的50%,这当然是偏低的。”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有所不同。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总结中国股市过去的变化时说,目前中国股市的市场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功能不断健全,直接融资功能得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中国股市正呈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三年前我提出中国股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晴雨表,还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是股改是重要的转折点,股改以后股市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大大加强。”天相投资顾问董事长林义相说。

  股改极大地改变了上市公司股东行为,以前大股东经常侵占上市公司资源,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时有发生。但是现在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留在了上市公司,并且大股东还将大量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情况正好反过来了。

  目前股市市值已经超过GDP,中国经济的证券化水平大大提高,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上市,中国经济中的中坚力量基本都已经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更能体现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同时更能影响整个经济。”林义相表示。

  不过,他也认为,关于中国证券化程度需要辩证地看待。股市市值虽然已经超过GDP,证券化率达到100%以上,这个比例已经不低,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也基本是这个水平,但是林义相表示,中国的这个比例有高估的成分,一是其中股市市值计算包括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两部分,而非流通股部分市值被高估了;二是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GDP是低估的。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对于中国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身份依然质疑。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就表示:“(中国股市)不是晴雨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目前的上市公司只是代表国民经济当中的很小一部分。国民经济是由很多支柱产业,很多大企业,实实在在地构成的。”

  贝多广举例说,比如移动通信运营商,即使中国联通已经上市,但由于中国移动尚未发行A股,股市就不能真正反映这个行业。另外,在汽车行业、进出口行业,实际上还有相当大量的资产没有进入股市,所以国内股市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的国民经济。

  不过贝多广认为,随着中国股市越来越成熟,规模越来越大,好的公司越来越多,晴雨表的作用一定会表现出来。

  制度创新要坚持

  中国资本市场虽然成绩斐然,但从广度和深度而言仍有待继续发展和改革。

  龚方雄指出,“目前我国市场风险管理的工具仍然有限,我们的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仍然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因为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而放慢了改革开放和对于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改革及发展。”

  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张新在不久前的一次论坛上指出,“解决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方案,第一个原则还是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在张新看来,一个金融体系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撑,单纯是负债的金融体系,风险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要高度的充分的认识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次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创新过度是直接的导火索,但是中国的情况跟美国根本不同,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度,而中国则是金融创新不足。目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产品过于单一,金融衍生品基本没有。因此,必须坚持推进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不断丰富金融产品。金融创新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也包含体制的创新。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金融衍生品创新方面要坚持审慎原则,控制风险。中国的创新要依照中国的情况,找出创新点。从具体做法上,只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形式,就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为实体经济复兴起到直接作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