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皮杂谈:流动性过剩是一种必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 23:47  华夏时报

  风声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就变了。

  这一夜G20峰会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现在还没有到退出的时候,尽管美国已经宣布可能结束衰退,而美国结束衰退也就意味着世界经济的可能复苏,由此一度在国内舆论上出现的质疑之声也就突然偃旗息鼓了,中央政府的三令五申顶不上一群老外的聚会,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中国无疑是最早提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是不是也是最早提出退出方案的国家呢?如果不是又为什么会给外界形成这么一个印象呢?水皮杂谈“复苏之后是增长吗?”一文中曾经提到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门负责新兴市场的主管鲁奇尔·夏尔马的文章,“中国是最早开始采取行动限制增长的国家”就是夏尔马的结论,因为他注意到,中国的决策者担心,2009年上半年超过1万亿美元新增贷款中的大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这些新增贷款的10%-20%可能进入了股市。所以,“现在银行业监管者开始收紧放贷,中央银行正在从金融系统中抽走过剩的流动性。”

  只能说,夏尔马的观察很敏锐,但是有局限,因为中国的真正的决策者担心的还不是通胀的预期,也不是股市的泡沫,而是经济是否真的实现了V型的反转,不会出现W型甚至L型。

  吴晓灵可能是唯一公开质疑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执行力度的官方经济学家,这位前任央行的副行长现在还担任人大财经委的副主任。在吴晓灵看来,中国并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速度的下滑,是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促使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得快一点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打消通货紧缩的预期,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对的,也已取得成效,因此中国的中央银行绝对不能采取和国外的中央银行同样的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吴晓灵自认为是一个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的信徒,其实不光是吴晓灵,中国金融系统的许多官员都是货币主义者,而货币供应学派不仅是一个学术流派,更是一种市场理念,这一点和凯恩斯主义是相冲突的。美国政府不管经济,美联储负责刺激经济的责任,而中国不同,中国的总理几乎是中国经济走势的第一责任人,所以美联储可以以货币供应学派作为指导思想,但是在中国,许多投资者就会觉得和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格格不入,甚至矛盾。

  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有没有关系呢?

  又有又没有。

  有是表现在商品供求相对平衡或供不应求的状态;没有则指的是供求关系失衡,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时候,比如,眼下。

  金岩石根据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模式推算,以今年以来广义货币月平均增长24.77%为基准,扣除今年8%的经济增长,差额有16%,这个16%如果不表现为通货膨胀,那么主要会以三种渠道分流:一是股市、楼市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奢侈品消费非理性上升;三是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

  如果让你在通货膨胀和股市泡沫两者中选一,你会作怎样的选择呢?

  老话讲,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更何况流动性向股市分流某种程度上为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减轻的也是金融系统贷款过度从而加剧的间接融资的压力,两全其美的事情。正因为此,央行上海总部的货币执行报告把存款下降和IPO联系起来,央行有这样的认识是值得肯定的。

  流动性相对过剩,合理性充裕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社会要正面的现实,上上下下要适应这种情景,往短期说这是经济由复苏到增长的要求,往长期说这是中国大国崛起的必然。

  这种过剩表现在三个方面。

  表现之一是居高不下的信贷规模。2005年的时候,新增信贷规模是2.2万亿,2006年的时候是3.18万亿,2007年的时候是3.63万亿,2008年的时候是4.9万亿,2009年1-8月是8.15万亿,全年估计在10-11万亿,信贷规模的增长有刚性的特点,上去了就下不来,尤其2009年的新增贷款中51%是中长期贷款,这意味今后几年都有延续的惯性。

  表现之二是银行存款搬家。7月的数据,居民存款下降是147亿元,8月份已经达到800亿,而2007年10月的时候,居民存款流出银行的规模达5900亿元左右,在信贷规模持续扩张,通胀预期不减的情况下,居民存款寻找保值增值途径,投资理财的需要急剧增长。

  表现之三是人民币形成升值预期。中国经济的复苏已经确立,未来的增长在于增速的大小差异,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而美元经过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理论上看跌也是必然的,如果今年底明年初人民币再进入加息周期,那么外资进入中国寻求套期保值的动力就更难以遏制,外汇储备的增长会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人民币被动投放的压力也会史无前例。

  以弱国寡民的心态看,流动性过剩就是灾难,因为无法驾驭;而以大国崛起的心态看,全球资本进入中国证明中国的价值,为我所用就成为我们的本钱,美国人什么时候为外资进入华尔街操过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