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岩石:资金比人更聪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1日 03:25  中国证券网

  

  ⊙金岩石 ○主持 于勇

  从宏观调控政策的角度看,上半年的工作重点是保增长,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是调结构,于是上半年信贷资金的流向引发热议。声音很大的一方认为:信贷资金没有真正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大量流入了股市楼市,结果是吹起了资产泡沫,埋下了恶性通胀隐患。这就提出问题了: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主导资金流向吗?流入股市楼市的资金都是错误的吗?

  的确,信贷资金一般不会是以投资股市楼市的名义提出申请的,所以从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的规则看,流入股市楼市的资金是“违规资金”。而违规资金进入股市楼市必须从严查处。但是我们必须区分两类资金:一类是项目融资,有确定的目标,确定的时间和确定的投资主体;另一类是信用贷款,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也没有规定的投资周期,只有确定的授信额度使用主体。如果所有的信贷资金都是前一类,信贷资金的管理和监管就必须主导投资方向,监管资金流向,这就是计划经济的信贷资金管理模式。

  市场化的改革必然导致投资主体的分散化和投资决策的多元化。于是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和深化,信贷资金的流动也必然出现多样化的格局。特别是信用贷款,本身没有规定的投资方向,是资本的逐利本性主导资金的流向。短期信贷偏好流动性较高的投资品,长期信贷偏好升值预期较为确定的投资品,所以股市楼市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我们看到,投资体制的集中与分散,信贷资金流向的单一性和多样化,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别,而市场化的改革就是在制度上承认一个基本规律:资金的本性比人的决策更聪明。

  2009年上半年,在政府刺激性政策的驱动下,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出现了创纪录的增长,高达7.37万亿。但是据计算,上半年流入股市楼市和土地购置的信贷资金,最多也就1.2万亿左右。是这笔信贷资金的流入导致了股价和楼价的暴涨吗?显然不是!不是信贷资金的流动推动股市楼市,而是股市楼市的机会吸引了信贷资金。

  部分信贷资金在股市楼市和制造业投资之间选择,理性决策的依据是两利相权取其重;而资金拒绝流入制造业,原因只能是预期不明或产能过剩。我们不应该对资金的流向兴师问罪,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探索两种投资方向背后的盈利预期。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许多制造业企业就已经没有利润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激烈的价格战更是雪上加霜。产能过剩的危机绝不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而有所缓解,而企业又只能以现有业务为由借新债换旧债,所以在获得新增银行信贷之后,不仅不会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还会铤而走险,另辟蹊径,通过其他投资机会走出危机。

  实体不实,虚拟不虚,股市楼市和土地购置能够吸引信贷资金铤而走险,深层次的原因是外向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我们把城市化视为扩大内需的主线,产业结构的调整就离不开城市化。股市楼市作为中国的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相比可以说是虚拟经济,但和城市服务业相比就不是虚拟经济了。

  根据市场经济的“传统智慧”,如果信贷资金结群“违规”流向某个市场,就应该想一想,这是“定规”的人聪明?还是资金比人更聪明?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