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赚钱之神曹仁超:A股将现30年超级大牛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9日 08:54  深圳商报

  A股将现30年超级大牛市?

  香港“赚钱之神”曹仁超做出此预测,他从5000元起步现身价2亿

  A股延续反弹之势,从1664点开始到上周五涨幅已达75.9%,不少人士预测,A股本周有望叩关3000点。新华社发

  【本报讯】香港“赚钱之神”、从5000元起步做到2亿身价的平民股神曹仁超,日前做客扬子壹财经讲堂,作了“势在中国,趁势财富”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内地将迎来30年的大牛市。

  论经济

  内地将有三十年大牛市

  “我的女儿在上海发展,我对朋友们说,现在最大的机会在内地,若干年后,我女儿的发展会作出证明。”演讲前见到记者,曹先生用这么具体的事例,直言他对内地经济的超乐观预测。

  曹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由出口主导转为内需带动,香港股市由1982年12月一直上升到2007年10月约25年。而从1990年至今,台湾经济转型不成功,因此只出现小牛市,令过去18年在跌跌撞撞中度过。未来A股市场克隆香港模式出现25年以上乃至30年超级大牛市机会很大。道理与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转移有很大关系,就像1900年欧洲没落、美国兴起道理一样。东方经济(中国同印度)正在崛起,西方经济开始衰落,这就是A股牛市的大背景。他说,美国经济已经年纪大了,有很多“毛病”,而中国经济很年轻,复原的能力是很快的。同样一个金融危机,中国受打击后,复苏是很快的,跌下来很快,爬上去也很快。但是对美国来说,跌下来慢一点,上去更慢了,因为年纪大了,要慢慢来。而中国经济像橡皮一样蹦蹦跳,弹起来很快。

  说A股

  牛市一期到7月或见高点

  “A股已经确认进入牛市”,昨天的演讲一开始,曹仁超就直言他的判断,接着谈他的判断依据:A股的50天移动平均数已经重新回到250天移动平均数之上。在美国这叫黄金交叉,2009年4月A股50天均线已高出250天均线,确认A股熊市在2008年11月4日沪深300指数1606点处结束,根据美国股票市场的方法或者技术分析,牛市第一期最少三个月,最长九个月。如果A股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牛市的话,也就是说从2008年10月开始,到2009年6月已经差不多有8个月的时间了。根据3-9个月的判断,可以相信这个牛市第一期将在2009年7月份结束,也就是说7月份可能出现阶段高点,大约在3200-3400点。此后市场会面临调整。调整通常是前一阶段升幅的1/3,指从2008年10月开始到今年7月份这个升幅的1/3,也就是到2600点左右。如果调整期出现坏消息的话,也可能出现调整达到升幅的50%,就是800点。他建议股民,在调整结束以后大家再进入股票市场。而当此轮调整结束后,会进入长达数年的牛市第二期。

  谈房市

  30年黄金期才走了一半

  如果用香港经验看内地发展,以1994年房改作为内地房地产发展的起步,从1994年开始房地产发展有30年的黄金期。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正好15年,走过了一半,还有十几年的黄金发展时期。

  在《论势》一书中,曹先生对房价还发表了自己的详细看法。怎样判定内地房价是否昂贵?第一种评估方法是将房价与购买力作横向比较,联合国认定的合理标准是3:1,即一个家庭3年收入相当于楼价;世界银行认为5:1可以接受,如果这样看,内地大多数城市是8:1甚至15:1,目前房价的确昂贵。不过,从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来看,则未必如此。举个例子,1981年,香港太古城的住宅楼价每平方米约售1.2万港元,即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单位约值60万港元。当年,香港一般打工仔每月只赚2000港元左右,中产家庭收入每月也不过5000港元,加上当时利率高达22%,故被视为非常昂贵。但到了1997年太古城楼价却创下每平方米12万元港币的纪录。1981年的高价变成1997年的低价。他估计,30年后,深圳、北京、上海的普通职员每月薪金大概可达2万元人民币,高层职员则达10万人民币。到时候,深圳、北京、上海的房地产价格或许会和香港现在差不多了。

  (《扬子晚报》 管小峰 薛蓓)

  相关链接

  财富传奇

  曹仁超是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写了30多年的《投资者日记》,分析香港股市乃至天下大势,深得读者喜爱。而曹仁超本人身家也从入市时的5000港元,到目前资产过亿,被称为香港“平民股神”。

  曹仁超自称曾是价值投资的信奉者。1974年7月,恒生指数由1774点跌到478点,跌幅已达73%。他从8元开始购入和记企业股票,随后越跌越买,直到和记企业跌到1元。他50万身家,到当年12月仅剩下10万元。

  此后,他重新反思,确立了其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规则——“止损不止赚”,趋势投资法也由此得出。

  投资建议

  ●依靠储蓄积累本金,从25岁开始,最晚30岁,应该把储蓄转为投资。

  ●趁早学习投资,年轻时投资,可以大胆冒险,甚至可以投资权证等高风险市场。30岁前,以学习和积累投资经验为主。

  ●30岁前要惨败一次。“成功乃失败之母”,30岁前成功,反而会妨碍日后发展。

  ●人到中年,投资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到退休阶段,不玩危险游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