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IPO重启首单花落桂林三金药业 > 正文
下周,随着三金药业、万马电缆抢下IPO重启后的先后首发名单,沉寂多时的各路资金再度蓄势打新。相比2007年大牛市的疯狂,两年后的情况或许不同。随着新股申购的两点重大改变,机构关注度将大为降低。而相对于2900点浮沉的大盘,新股上市时破发风险也在加大。面对IPO重启,散户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打新
散户蠢蠢欲动
本周一,家住长椿街的刘女士特意将2007年购买的一只偏股型基金赎回。
“投入3万,赚了6000。”刘女士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赎回的目的就是为了下周“打新”。“没全拿出来,账户里还留下了3只没回本的基金。”
刘女士表示,她就盼望着能中个桂林三金什么的,好把2008年一年的亏损补回来。
“现在大盘涨了那么多,再涨可能空间不大,还不如用来打新。预期不好说,不过听说以前打新股的都发了。”刘女士从几位老资格的“股友”那里了解到,中签至少能赚50%。
“股友”所言非虚,在2007年牛市期间,1月至11月新发行的105只新股平均中签率为0.35%;上市首日的开盘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为191%。有机构曾测算,如果假设2007年共有40次申购新股,投资者用100万的资金打新股,那么2007年的新股申购收益为26万,即打新股的年收益率为26%左右。
为了“打新”,刘女士卖掉的是自己最赚钱的一只基金。在不少人看来,她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拔掉鲜花、留下杂草”。
“打新股,还记得48元的中石油吗?”一说起打新股,另一个股民老王就一脸的忿忿不平。当年因为十几次都没中签,他追着48元的中石油冲锋陷阵,结果一路被套。用他的话说,虽说如今有点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提起“打新”肠子都悔青了。
相反,中签了500股中石油的李女士在冲高48元后就尽数抛出,至今她还对当时的“抛在48元中石油之巅”感到庆幸不已。
不管怎么说,IPO重启,让不少散户充满了期待,手头不多的资金蠢蠢欲动。
截止本周,新浪财经的一份调查显示,近10万名参加调查的人士中超过六成表示会参与申购,接近同样比例的人群也看好桂林三金上市后前景。这一数据直观地说明了众多散户对IPO重启的高涨热情。
“既不打新,也从不参与新股申购。”面对IPO,恒富基金私募人士周波似乎不为所动。他告诉记者,公司基金从成立以来从未打过新股。
“如果有套利空间,当然可以参与。关键的是对新股的资质了解得不够充分。即使看了招股说明书,除个别企业外,多数企业仅凭3年的过往业绩不足以说明其优秀特质。”周波说,选择一家企业,不仅看财报、看收益,更重要的是看管理团队。“我们追求的是长期的稳定收益,打新股与公司投资策略不相符合。”
IPO开闸
牛市重启动?
“新股IPO的重新启动,实质上意味着牛市的真正开局。”周波对记者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
周波给出的历史数据显示,自1990年底沪深交易所成立至今,A股市场个股IPO发行中断,多数都是市场供求原因导致。
“以最近的两次市场‘断顿’为例,时间分别是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和2008年9月至今。”周波分析说,从其特征来看,IPO成为熊牛之间转换的一大特色。熊市末期暂停、牛市初期重启的这一周期性规律最为明显。
A股的指数也显示,尽管IPO重启可能使二级市场资金面承压,但重启1个月后,盘面整体表现以上涨为主。
上述看法不无支持者,有着十余年投资经历的股民张建峰也认为:IPO重启与市场走牛并非前因后果,而往往是前果后因——“IPO的停顿,实质上是资本市场在大失血后,失去融资功能。而随着市场逐渐恢复并由熊转牛,具备了一定的承接能力,IPO就会不失时机地推出。如果看清了IPO的本质,就知道牛市实质上已经来临。”
“IPO开闸是牛市的正式登场。但随着行情的深入,泡沫的加大,疯狂的发新股与连续不断的加息,那么就会走向反面,就成为行情的坟墓。”张建峰说。
张建峰的逻辑是,这一次的IPO新政有两个变动:一是发行价半市场化定价,炒新股空间将压缩,从而抑制人们炒新股热情;二是20%左右网下面对机构,80%左右网上面对全体投资者,打新股不超过千分之一上限。特别是这个千分之一的上限,将大大约束机构及大户的打新股激情,失去了资金优势,使得大资金没了用武之地,散户打新股中签率提高。
“这样一来,先期退出市场的机构大户们不得不再一次进入二级市场。在目前流动性充沛、投资无太多选择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推高股市,形成资金推动型的泡沫牛市。”张建峰分析说。
值得一提的是,皮海洲虽然最近对IPO“满腹牢骚”,但也说出了实情:“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不是利空出尽,而是利空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已。”
皮海洲认为,IPO重启意味着二级市场失血的开始,意味着新股发行公司圈钱的开始。“新股发行市盈率突破百倍大关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新股发行将迎来‘圈钱’的黄金岁月。而这对于投资者而言,则是风险的进一步增加。”
破发 一切皆有可能
“打新”就意味着无风险套利?A股市场新股接近“零破发”的纪录,确实使投资者形成了打新股绝对盈利的预期。
从2000年以来,两市共有556家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129%。由于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因此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参与。
上海证券报引用投行人士的一组数据称,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A股市场仅有2004年发行的三单首日破发。同期,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上海(大盘股)和深圳(中小板)比较,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9.77%、48.43%、68.12%、17.37%、117.69%和137.39%。
对此次IPO重新开闸,市场流行的一则观点是:打新股的年化收益率可能下降5倍,不足3%。不仅远远低于二级市场的操作,甚至会低于银行利率。
而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定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之后,A股市场首日收益率将可能有所下降,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也未必不会出现。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9年5月,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主要市场首日破发占发行总数的比例均值分别为18.29%、8.45%、18.16%和24.96%。
财经人士皮海洲称,IPO第一单的首发新股比例太低,将放大A股市场的劣根性。他称,首发规模仅仅不超过4600万股,只占总股本的10%左右。这样,桂林三金发行价格的高企,市场的投机炒作将无法避免。发行人因此而最大化圈钱,因此而最大化获利,二级市场的投资风险也因此走向最大化。(记者 丁文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