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大佬披露投资高管离职潮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3日 12:14  中国经营报

  卢远香

  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离职单干,几个关键词,又一次搅动了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之间人才流动的“一池春水”。

  2006年12月30日,原博时基金的金牌经理肖华由公募转向私募。自此,公募界大佬接连奔向私募基金阵营,上投摩根吕俊、工银瑞信江晖、华夏石波、嘉实王贵文、广发何震、南方王宏远、交银李旭利……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这串名单还将迅速拉长。多位圈内知情人士透露,3个月或者是半年内至少还有7~8个公募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或研究总监辞职奔私,目前,他们大多已向公司提交报告,等合适的接任人选入职后再离开。

  “体制”、“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是很多公募转私募的基金经理所说的离职原因。但短短两年间,优秀的公募人才,甚至是基金公司高管们,毅然舍弃了公募基金背后的大平台,宁愿到私募行业从小公司开始做起?私募阵营又有哪些因素吸引着他们?

  《中国经营报》记者寻访了这两年间由公转私的近10个明星基金经理们,试图从他们的离职原因中寻找出公募基金行业存在的共同问题。

  不买基金炒港股

  “公募管得太死了,自己不能做股票,一天到晚草木皆兵。基金经理本身是做投资这行的,却不能替自己理财。”说起当初离职,李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金经理自身不能买股票。

  “国内基金业是过度监管。整个投资界,只有中国内地的基金经理是自己不能买股票。在海外,基金经理自己的账户只需要备案就能买股票。但国内却直接要求从业人员一律不能买股票。”另一位圈内的大佬直言,每个人都有理财需求,基金经理做投资却不能替自己理财,是管理体制上的一大弊端。

  而“只堵塞、不疏通”的结果是,唐建等基金经理建“老鼠仓”的事件由此爆发,舆论为此哗然。MSN监控,手机监控,各方都盯着基金经理的“老鼠仓”。

  李彬对此颇有切身的感受。2005年,市场刚崛起,李彬最喜欢的是潜心研究、挖掘牛股。但2007年,唐建事件爆发,当他再提出一个冷门股票时,同事一边要求他提出诸多证据说明看好的理由,一边以异样的眼光打量他。时间一长,李彬再也不想费心寻找黑马。

  A股不能炒,但在火热行情的诱惑下,基金经理们投资的冲动终究无法抑制。炒港股就是基金经理们以曲线方式理财的行业内公开秘密。

  “不少基金公司内部,基金经理之间最常谈论的是港股,而不是A股。”李彬说,由于他们管理的是A股基金,将自己的钱拿来炒港股,也是他们迫不得已的一种擦边球做法。

  据记者私下与圈内人士交流,基金经理们投资的范围正在扩大,“圈内有些基金经理已经开始买美股,不过也是买中资概念股。”李彬向记者透露,基金经理买美股,主要是做长线投资。

  虽然现有的监管制度规定基金经理不能买股票,但作为从业人员,他们可以买基金。让记者意外的是,他们对买基金理财并不认同。

  “傻瓜才买基金!”“国内的基金业还不太成熟,投资风格多变,不稳定,我还想不到要把钱交给哪位同行来打理。”多位基金经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自己不买基金,偶尔会“炒一下ETF,但更多的资金是在炒港股。”

  难以主导投资

  对于想投资致富的人而言,能否买股票、替自己理财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对另外一部分群体而言,能否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投资是更为重要的事。

  在基民的眼里和媒体的聚光灯下,基金经理是很光鲜的职业,手握百亿资金在市场上叱咤风云。但基民看不到的是,“基金经理在公司内部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员工,主导性很低,是很卑微的。”

  今年刚离职的张峰,谈起离职时最深的感受是投资不自由,基金经理的主导性很低。

  “基金公司的限制特别多,好多人都给你插一手,但所有的责任都要你一个人背。”张峰所说的插手,是指基金公司的机制设置,上到投资总监,下到研究员,都可以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进行影响和干涉。

  “你看好一只股票,但研究员不看好,他不写研究报告,这股票就进不了股票池。”作为基金经理,张峰平时还要和研究员搞好关系,让他撰写研究报告后,看好的股票才能进入股票池。而到了开会讨论时,“投资决策委员会还有更多的意见,还得费心思说服决策委员会。”

  还记得2008年11月中旬,市场从1664.93点的底部快速冲到1800点,对市场趋势敏感的张峰提出这是最有价值的时机,他打算大幅加仓,但公司领导给出的指示是“你加5个点吧,不应该加那么多”。等到3月,大多数基金公司已经将仓位加到80%,张峰所在的公司领导却在投研会上指示,“其他公司的仓位都比我们高,我们得加点。”

  其他离职的基金经理多有类似的感受。“基金公司的风格,说白了就是公司里说话算数的人,他的想法就是公司的风格。基金经理是很难按照自己的理念来做事。”从国内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转到私募的李华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在基金公司干了很多年,但公司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风格,基金经理总是被迫做出改变以适应领导新的想法。

  目前还担任投资总监的李伟也承认,投资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反而受到诸多限制,是很难忍受的状况。

  百万年薪不敌排名压力

  基金经理,百万年薪,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惹来外界的诸多艳羡。但作为大多数从业人员,却感慨基金经理是一份“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职业。

  “国内基金经理的压力很大。在海外市场,共同基金一般只选股而不择时,同类型基金之间的业绩差异很小。但在国内,基金经理既要择时又要择股,基金业绩分化很大,造成行业竞争很惨烈。”刘祺感慨,国内很多基金经理为此长期失眠。

  “晨会,看一堆研究报告,到上市公司调研,根据行情和头寸进行细微的调仓,看美股的走势,关心全球经济状况、资金流动和股市动态。”今年42岁的赵海说基金经理实在是太累,辞职只是不想自己那么累。

  这种精神压力,业界人士将其称之为“天天都是在火上烤,忍受万人的指点,天天都在比赛,在市场中搏杀”。而这一切的付出,换来的不过是百万年薪。很多基金经理对此“感觉很不满”。

  2007年,李彬管理的百亿基金取得了排名靠前三分之一的业绩。为此,他预期自己2007年的奖金至少能拿到三四百万元。但当奖金到手时,他发现那数字还不到200万元,“心理落差很大”。

  多位业界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行业排在前十名的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达5年以上,薪金是税前五六百万元;中型以上基金公司、有几年行业资历且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税前年薪是三四百万元;大多基金经理是税前两百万元左右的身价。但这只是税前收入,按照国内最高45%的累计税率,最后拿到手的只有一半多。

  “曾有一家基金公司来挖我,说年薪300万元,这比我目前200万元的年薪高出100万元,乍看之下很有吸引力,但其实只是多50万元而已。”国内一位基金业人士戏谑说,基金经理的税前收入,也是如其职位一般光鲜,但实际到手的并不多。

  忙与累和收入之间的不对称,让很多基金经理不满。但自身的存在价值,更是坚定了不少人离开的决心。

  “按照目前共同基金的产品设计,市场上涨时就应该去买指数基金,主动基金是很难跑赢指数的。而在市场下跌时,最好的防御是持有现金。而最低仓位的限制,也让基金经理很难有作为。”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基金观察

  合适的激励在哪里?

  公募的人才涌向私募,这趋势看来是止不住的。

  不仅仅是南方王宏远,交银施罗德李旭利,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离开。离开是必然,公募基金的体制决定了它留不住人才。这是业内人士反复向记者强调的一点,只要稍微有能力的人,在公募平台学习一段时间,当基金公司的百万年薪不具有足够吸引力时,必然都会离开。

  人才的流失,不能不说是当前公募基金行业令人忧心的局面。新基金不断获批发行,专户一对多业务马上要开闸,年金、社保等业务规模也在扩大,基金业本身就面临人才储备不够的挑战。而优秀老将的离开,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在为期两个星期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基金经理反复提到在私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理由有两点:第一,可以自己理财;第二,自己做私募,即使目前收入并不比公募高很多,但未来收入可能是在公募的10倍以上。

  但他们同时也承认,私募比公募会做得更辛苦,从资金募集、团队建立以及研究和客户维护等,基本都要亲手打理。如果在公募有足够高的收入,可以专心做研究和投资,他们会选择继续留在公募平台上。

  这或许从侧面映射了公募机制的问题:基金经理不能炒股,他们只好炒港股,无法全心投入地研究A股;不能按照自己的个性来投资,只好自己开公司组团队;没有很好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如自己做私募。

  一位曾在合资基金公司就任多年的基金高管直言,外资的优势在于管理细节和流程做得很好,基金公司引入外资,并没有外界所想象的、有那么多的投资秘诀可以挖掘。然而,如果将这笔外资的股权分散给员工持股,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以及投资总监的积极性都会大大提高。

  “并非国内的基金业人士不懂得流程和细节,大家只是不想做,因为公司不是我们自己的。”在这位高管看来,这就是最本质的原因。

  就如新开展的专户一对多业务,总是招不到合适的投资经理,也是这职位缺乏激励所致。

  两个星期内,记者寻访了两年间离职的十多个投资界人士,对基金经理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否能有一些办法能改变这种人才不断流失的趋势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股权激励机制,但在国内,别说是现在,就算是10年后也不可能实现。”前述基金业高管直言,不少圈内人士与监管层沟通过,但现实就是基金业的股权激励机制是不可能放开的。这也意味着,公募涌向私募,依然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