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辉)“5·19”十周年意味着什么?是牛市,还是熊市?昨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表示:“5·19”是一个陈旧的符号,代表的只是中国股市过去的一段历史、一个场景——政策市、暴涨暴跌、投机猖獗。
董登新认为,回顾过去10年所走过的道路,中国股市运行由“政策主导”转变为“政策引导”。而这个具有转折性的变化,大体上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节点。
1998年,国务院首次确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启动“股市为国企融资服务”的巨大功能。从1998年底开始,大批量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超级航母型的国有企业纷纷登陆A股和H股市场。
1998年—2008年,十年间,各行各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上完成改制上市,这直接改变了中国股市的供给总量与结构,随着股市容量扩张,尤其是权重大盘股的大量上市,它们赋予了中国股市稳定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袖珍”股市的暴涨暴跌问题,而且有利于“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功能的发挥。
起步于2005年5月的“股权分置改革”具有深刻而伟大的市场意义:通过股本全流通,通过解禁“大小非”,可以释放出巨大的交换能量,扩大市场供给,还原市场真实定价机制,重新激活市场资源配置的人气。因此,股本全流通意味着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大步。
董登新认为,在股本全流通时代,中国股市仍将面临两大重要难题:一是市场化和法制化改革;二是国际化改革。
背景资料
5·19行情
1999年5月,正当世界牛市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之时,中国股市却反其道而行之,并企图再次探底1000点,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果断出手,立即推出了系列“救市”政策:清理整顿场外交易市场、开辟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等重大“利好”。
“救市”政策立竿见影,1999年5月19日,沪深股市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5·19”行情。当天,中国股市高开高走,一路凯歌高奏,并收出了一根光头光脚的大阳线,上证综指一日暴涨4.64%,上交所一日成交额从此前20亿元暴增至42亿元。
“5·19”行情持续了32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从1047点暴涨至1756点,即一个月时间大盘暴涨了78%!在这一个多月中,最大日成交额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是“5·19”当天成交额的10倍。其后,中国股市以科技股为引领,爆发一波延续两年多的行情。上证综指接连突破整数关口,创下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
这就是中国股民和股评家们一直津津乐道而不忍忘怀的“5·19”行情。
(记者张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