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叶檀
政府统计部门每次出台宏观经济数据的机会,都让通缩派与通胀派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前者认为经济数据不佳,给财政部与央行继续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留出足够巨大的空间;后者认为经济数据已经稳定,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局部性泡沫。
笔者认为,局部性泡沫已是事实,应该慎行过度扩张的刺激政策,而将关注的重心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到带动民间投资方面来。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4月份CPI同比下降1.5%,降幅环比扩大0.3%;PPI同比下降6.6%,降幅环比扩大0.6%。毫无疑问,这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处于通缩之中,CPI是滞后指标,PPI领先于CPI,PPI数据显示CPI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急剧上涨。而此前的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中国制造业进入复苏过程。
经济已经稳定逐渐复苏,而CPI等数据显示不可能发生通胀,民间资本迟疑不决,实在是昧于大势。
目前的经济周期与以往不同,由于全球央行大量注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结构性泡沫的风险已经体现在期货、股市、楼市等市场。如果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恶果,那么,我们正在重复以前的错误,试图吹出一个稍小些的泡沫,让崩溃过程不那么痛苦。
局部性泡沫开始形成,从具体的数据来看,物价下跌并没有数据所显示的那么可怕。
以占CPI权重三分之一的食品类看,价格同比下降1.3%。除了油脂和肉禽类外,其他价格都在上涨——鲜菜价格上涨10.9%,粮食价格上涨5.5%,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果价格上涨0.4%,鲜蛋价格上涨5.5%,调味品价格上涨4.6%。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同样说明了大多数食品价格在上涨。
有两个例外,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3.5%(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8.6%),油脂价格下降24.3%,前者反映了流感的恐慌情绪和季节性调整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政策的威力:由于国家补贴等政策刺激作用,发改委判断,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4861万头,比上月上涨0.6%。生猪、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油脂价格下降反应了国内油料原材料市场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冲击,不论通胀还是通缩,中国的食品油料的原材料生产者一直挣扎在破产的边缘。
业内人士估算,猪价占CPI权重约为3%~5%,以4月份猪价同比跌幅20%以上计算,拉低CPI约下降1.2%~1.6%之间。猪价下跌,生猪存栏量下降,生猪饲养者忍痛杀猪,这为猪价装上了起飞的翅膀,也为将来食品价格的上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典型的结构性泡沫出现在期货市场中,工业品价格低迷没有影响资本市场的热情,现在期货市场之母的原油每桶已经逼近60美元,有色金属期货价格震荡反弹。5月8日开幕的 “第五届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论坛”上,业内人士与那些投资者形成强烈反差,行业协会认为,目前的有色金属价格对基本面的反映过于乐观,实际上,现在的需求情况与去年年底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有色金属价格很有可能出现报复性下跌;一边是期货分析师畅言,在各国强劲的救市计划力挺之下,流动性正在整体托高有色金属的价格。4个月来,铜价涨幅达53%,铅价和锌价涨幅分别为49%和27%,而铝价同样强势几乎与年初价格相当。
资本市场投资者看到了政府收储政策,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资金炒作中国经济复苏概念,实业界人士看到的是供需,是未来的产能。如果说资本市场是企业赢利的放大镜,在充裕的流动性刺激下,虚拟市场已经成为实体经济的哈哈镜,一只老鼠能在这在镜子里放大成一头猪。
PPI数据印证了实业界的担心。工业品价格大幅下跌显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除了煤炭和成品油,其他价格都在下降,如果没有房地产业的复苏和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这两个鲜红的数据,相信在政府收储稳定部分资源价格之后,这些产业在短暂上升之后还是会掉头向下。
下游开工率、产品供需情况、冶炼企业的成本线,这些必需的数据被投资者弃如脱屣,这样的情况难道不能说明局部泡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