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放消费券对A股有三重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4:38  证券日报

  □ 董少鹏

  在今年“两会”上,各地政府向居民发放消费券以及是否发放全国性消费券的问题,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媒体热议的主要话题之一。

  为了说明自己对消费券的态度,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专门在会议间隙给记者们上了一节“消费学原理课”。而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在参加审议工作时也表示对各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关注,把消费小事与医保、教育、养老等民生大事结合起来看待。

  作为证券传媒,我们所关注的是消费券究竟与资本市场有哪些关系?为什么如此多的眼睛注视消费券?为什么包括中央领导、各部门各省市领导、专家学者都把消费券作为一个话题讨论?

  我以为,发放消费券对于中国股市的第一重意义,就是提升人们对于经济的信心。

  可以说,消费券作为刺激大家花钱消费的一个典型性符号,已经被赋予了作为信心载体的意味。政府敢于向公民发钱,说明政府有钱发,说明政府愿意投入资金救市,说明政府愿意拿真金白银稳定社会。在我们这样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作为对于稳定和增强人们的信心十分重要。发放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递“稳定民生”、“提升民生”的信心。

  在“信心比黄金和宝石更宝贵”的定义里,一切有利于提振信心的措施都可以采用。既然消费券能够增强人们的信心,我们就完全有必要采取。至于是全民发放还是按省市区不同情况发放,就是次要问题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链条中的终极结果,是经济的另外一个晴雨表:消费旺,经济就好,股市就好;反之,消费疲弱,经济就差,股市就低迷。

  发放消费券对于中国股市的第二重意义,就是通过扩大终极消费,反向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和提高运营效率。

  我国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出口锐减。而从现实情况看,我们本土的消费潜力巨大:一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呈匀加速状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档次都有不断提高的潜力;二是我国居民储蓄率相对较高,将居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终极消费,是完全可能的;三是我国各类企业经过30年多年的改革发展,具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潜力。并且,因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形成的一部分产能,也需要内需来消化。

  从国际经验看,虽然社会化大分工造成了生产、采购、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大循环,但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经济体,其在生产、采购、流通和消费环节,也都具有强势。一个消费强国必然也是生产强国。只不过,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它有能力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已。

  而我们通过刺激消费,反向刺激企业生产和提供服务,对于相当大比例的上市公司而言,将是直接利好。

  发放消费券对于中国股市的第三重意义,就是推动消除现行经济体制中的弊端。

  发放消费券的潜台词,是居民对于消费有顾虑,要通过政府输血消除顾虑。居民之所以在消费上有顾虑,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不足。人们在养老、就医、子女入学、保障性住房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担忧。为此,就需要加大民生的投资力度,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财政具有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实行转移支付的职能,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等短期扶持性措施,通过养老、就医、教育、安居型住房等方面的长期性制度安排,实现社会公平,从而也更加激发人们就业、创业、兴业的潜能,最终提升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而这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条件。

  我以为,中国股市不仅是经济成长数据的晴雨表,更是体制改革的晴雨表。长期以来,凡是改革满足了人们正向需求正向预期的,一般都有利于股市行情的上涨;凡是改革滞后于人们正向需求正向预期的,一般都不利于股市行情的稳定。所以,以内需促增长,以改革除弊端,我们应当举双手赞成!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