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局长称大小非主要是心病 可组合拳综合解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02:14  第一财经日报

  石仁坪

  去年以来,“大小非”广为投资者密切关注。今年“大小非”解禁数额约6800亿股(A股限售总量大概是15400亿),明年还是解禁高峰。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些限售股份的数额本身确实相当庞大,如不说清楚,在投资者的心理上依然是个阴影。

  江连海认为,解决“大小非”问题一方面要消除投资者的心理疑虑,同时可在完善大宗交易平台的基础上打“组合拳”,包括考虑由外汇储备和社保承接一部分大小非等措施。

  “从广义上讲,‘大小非’既包括股权分置改革中原非流通股经过锁定期陆续释放的股份,又包括新老划断后发行上市的限售股份。”江连海认为,上市公司部分股份锁定限售本是国际惯例,但中国十多年股权分置积累下来的限售股在2~3年集中释放,并与IPO限售股叠加在一起,因而显得特别突出。

  “股改方案中已经考虑了大小非对市场的冲击,否则为什么有锁定期呢?”江连海认为,2008年A股大幅调整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大小非”并非罪魁祸首。

  “从理论上计算解禁数额多少,吸纳资金多少,数字都很大,看似很吓人。”但江连海认为,从数据上分析,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没必要“谈非色变”。

  2008年,“大小非”实际减持量只占解禁量的约1/5左右,再加之汇金的增持和其他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又能抵消很大部分。据有关方面统计,解禁股的日均减持量只占日均交易量的1%多一点。

  2009年“大小非”解禁比较集中,其规模是2008年的5倍,但资料显示,这些限售解禁股2/3以上是IPO首发形成的,其中80%集中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上港集团中国联通等几家国家控股的大型和超大型央企,而且第一大股东的解禁量占90%,“小非”解禁量仅占股改限售股份解禁量的3%,“小非”大部分已经在去年解决了。

  “这些国企的大股东虽然是理论上可以减持,但是在现实中,实际减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了缓解“大小非”的冲击,证监会去年推出了大宗交易制度。江连海认为,这不仅强化了信息披露,而且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垫高了承接方的成本,缩小了原始投资成本和二级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削弱了持有者减持的欲望和冲动。江连海建议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合理设置准入条件,交易对象要合规透明,增加大宗交易市场的活跃度等。此外,要积极研究和创新给大宗非流通股提供增加流动性的转让工具;比如用该部分股权抵押贷款,变成可转换债券、可分离交易债券等。

  除了坚持和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外,江连海认为还可研究探索其他一些办法作为配套,打组合拳综合解决“大小非”问题。

  此前,有专家学者提出,通过国家主权基金,动用一部分外汇承接部分“大小非”。江连海认为,这些办法有研究探索价值,既可以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还可以赚钱,从长期来看,还可通过吞吐筹码,平抑供求,起到调控股市的作用;而社保基金在股价低位时有选择地承接部分解禁股,也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此外,通过券商二次发售,也可缓释禁售股的减持。

    相关专题:

    证监会规范大小非解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