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内表示期指一再推迟已使资本市场付出代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 11:43  中华工商时报

  金融危机不能扼杀股指期货

  本报记者 刘婷婷

  “股指期货是一个相当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上市时间一再推迟,已经使中国的资本市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是日前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举行的“危机后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市场各方的与会代表达成的共识。

  本次研讨会有来自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公司、高校等近30家机构的近40名代表参加。对于在目前金融危机持续的情况下,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应如何发展,代表讨论认为:必须全面看待此次危机,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不能简单地停下发展的脚步。

  参会代表指出,危机中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表现出色,运行稳定,交易量、持仓量显著增加,功能有效发挥,与场外市场有着鲜明差异。广发期货对比了1997年金融危机和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中香港恒指期货的表现,结果发现,恒指期货在过往的金融危机中仍然发挥着避险等市场功能,10年来避险交易的比例还在显著增加。

  参会代表强调,越是在危机的情况下,越要清楚地看到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广发期货指出,缺乏避险机制的股票市场更容易出现剧烈波动。同时,在缺乏避险机制的情况下,随着股市的调整,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无法有效规避风险,只能被动地承受下跌调整带来的损失。嘉实基金指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更加便利基金投资,除了一般的套期保值外,还可以在现金管理、战术性资产配置、满足基金法规约束、提高保本基金参与率、合成指数基金等方面有所体现,增强基金操作的灵活性和策略执行的效率,最终使得基金持有者获得更有利的投资回报。

  宏源证券分析称,中航油、中信泰富、中国航空公司、雷曼损失均源自于场外交易工具;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亚太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中场内衍生品没有发生风险;场内金融工具简单、透明,将成为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重点,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因为市场需要简单、透明化的工具,必须缩短产品链条、减少层次、扁平化发展。因此,需要优先发展场内市场,优先发展简单的金融衍生工具。

  参会嘉宾呼吁,考虑到目前市场的强烈需求,以及目前各方准备情况,应该及时推出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一个相当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上市时间一再推迟,已经使中国的资本市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相关专题:

    股指期货呼之欲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