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纪鹏:新股发行应考虑存量配售与增量募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 03:27  证券日报

  □ 刘纪鹏

  未来,在新股发行改革中不妨采用向投资人增量募集和发起人存量股份配售相结合的创新发行模式。即在创业板上市企业IPO时可以考虑将IPO总量的一定比例让大股东发起人的存量股份搭配售出。

  例如,IPO总量的90%搞增量募集,10%进行大股东存量转让配售。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减少大小限的积聚,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开展全流通教育的具体行动,要让投资人看到并真实的感受到,上市公司一开始IPO,大股东就开始全流通套现了。真真切切的给申购者提示了全流通风险,避免其再以比股权分置时还高的市盈率去申购新股,彻底根治一级市场IPO市盈率过高给二级市场过度泡沫化埋下隐患。

  目前新股发行制度最不合理因素就是一级市场IPO发行市盈率过高,为二级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埋下了祸根。从市盈率上来看,在2006年5月18日实施新老划断之后,再发行的股票是全流通的股票,这时IPO市盈率应低于股权分置时,但是2006年5月之后发行的300多只股票,平均的市盈率却达到了30多倍,最高的中国远洋竟达到99倍,而在海外市场全流通的背景下IPO的市盈率平均却只有十倍左右。这直接导致投资人在二级市场进一步高价入市,而在一级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也反推投资人以更高的价格去申购新股,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未来开通创业板必须考虑与新股发行制度创新相结合,一方面要避免创业板IPO时就种下暴涨暴跌的隐患,另一方面也要为新股发行时减少“大小限”积聚,探索新路。

  除此,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2006年5月新老划断后发行的股票市盈率之所以比股权分置时期股票发行的市盈率还高,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新老划断”这一重要的时点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导致了目前“大小限”的积聚越来越多。没有告诉股民从2006年5月18日起买的股票已经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须在购买时就考虑到它一年或三年后将自动流出的风险,不要再以如此高的价格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但由于这一宣传几乎就没有进行,导致可怜的股民在不知不觉中仍在按股权分置时的思维购买着股票。

  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对广大股民进行全流通教育,让其知道现在购买的股票,已经和股权分置时期不一样,不能再以高市盈率申购,应考虑IPO时的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