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A股市场流动性的抽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8日 16:59  长江商报

  调整不期而至。是短线洗盘,还是这轮行情见底,目前很难明断。但从盘面看,早盘低开后的深幅放量跳水,呈现出放量之势。如果简单地说是洗盘已经很难服众。另外,有一则消息应该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央行将摸底万亿信贷资金去向,审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经济刺激方案落实情况。”

  看似平常的消息,或许会引起一连串反应。众所周知,流动性是推动本轮行情得以连续上攻的动力。央行数据显示,从12月份以来,信贷资金便连续大幅度反弹。其中,1月人民币贷款就增加21.33%,货币供应量增加18.79%。 

  但是,同样的数据还表明,一月信贷中票据融资占比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1月1.6万亿新增信贷仅银行间流动,并未投到实体。在银行利息偏低的情况下,在债市投资风险已经很大的情况下,部分资金自然会选择股市。从本轮行情的发展来看,中小板的启动属于游资行情,而不少老基金跑输大盘则表明,基金的仓位并不高,加仓不多,资金流入不多。但是,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市场却屡屡创出天量。 

  对于股市来说,流动性的提升当然是好事情,但对于实业来说,情况或许会很糟。国家的投资初衷是为了发展实业来推动经济复苏。然而,这些注入的信贷资金为了博取短差而进入股市,自然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央行将摸底万亿信贷资金去向”就是一个信号,管理层必将严格控制原本不该流入股市的资金流入股市。一旦有了相关政策的出台,那么,这类“热钱”会像惊弓之鸟一般抽离股市,一旦流动性这座平台倒塌,股市下跌势必会摧枯拉朽一泻千里。 

  本轮行情并不是业绩推动的,也不是好的经济预期推动的,它只是一只注入了流动性的“注水牛”。一旦开膛破肚,牛也就活不成了。 

  本报记者 赵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