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投概念股光鲜背后 风险不得不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 01:28  证券日报

  创业板即将推出。头戴“创投概念”光环的上市公司,是否意味其“黄金时代” 即将来临?

  □ 王今

  何谓创投概念股?创投概念股主要是指主板市场中涉足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并有望通过相关项目在国内外创业板上市并获得收益的上市公司。狭义的创投概念股是指参股创投公司的上市公司,创业板成立后,这些公司将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

  自2007年8月,《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后,A股市场上“创投概念”的题材公司股价一直受到疯狂炒作。记者通过比较创投概念股与上证综合指数的涨幅表现后发现,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初,创投概念股与基准指数明显出现背离走势,投资创投概念股获取了非常明显的优势回报。

  新年伊始,创投概念股悄然走强,这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板块是否与日前坊间流传“创业板即将推出”有关? 市场有消息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定稿已于近日上报国务院,有望在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前夕获国务院批复并推出。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在5月挂牌。受此消息面的影响,创投概念股日前的表现都异常活跃,八成的个股出现了上涨, 拥有国内首家创投上市公司头衔的“鲁信高新”更是从去年12月开始一路领涨,俨然成了创投板块的一大黑马。黑马的后期走势想必是很多投资者最为期待的。

  创业板的推出,从长远来看,能很好地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出创业板,不但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多层次建设,也是一种对股市基本功能的一种修复。此外,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也决定了它的估值,这对全面提升中小板企业的估值有很大影响。

  然而,创业板门槛的降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指出,如果一个企业连基本形态都没有,就把它推向市场,这样,未来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结构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上市成功之后,原投资者、创业者享受巨大的成功和财富增值,但却将风险转嫁到了后来的公众投资者身上,在本质上是违背资本市场风险和收益匹配的原则的。因此,他对创业板的推出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吴晓求认为,不可以把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推向社会、推向后来的社会公众投资者。企业成长初期的风险应该由最早的股东来承担,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到相对稳定时才能走向市场,这时候社会公众投资者才可以承受这些风险、享受这些收益。

  事实上,创投概念股早已经逐渐在弱市中崭露头角。随着创业板的临近,创投企业也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这一可能更为便利的平台。作为这些创投公司成立初期的资金源泉,如今戴上“创投概念”光环的上市公司,是否真正意味它们的“黄金时代” 即将来临?投资者又将如何在众多的创投概念股中取得“真金白银”呢?

  实际,如何真正评价创投概念股的未来成长空间?我们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甄别:一是持有创投公司股权的多少,二是参股创投公司的实力,三是上市公司自身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大比例持有创投公司的投资者要给予更多关注,如持有股权比例较高的有大众公用(600635.SH)、紫光股份(000938.SZ)、钱江水利(600283.SH)等;创投公司实力较强的有深圳创投、浙江天堂硅谷、浙江省创投、江苏高科、江苏弘瑞等;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较强的包括北京城建(600266.SH)、东软股份(600718.SH)等。

  随着内地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企业金融产业化蜕变的进行,我们预料作为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创投行业,将持续会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

  创业板推出的呼声日渐高涨,创投概念股的投资机会理应进一步密切关注。然而在这一片红如火焰的欢呼声中,我们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关于庄家炒作的消息也会越来越多,行情大好,似乎兑现得也会更多,不过千万不要忘记,亏损有些时候就是因为听信了这些消息。

  聪明的投资者要随时动态地来评估每个创投概念股光鲜背后的市场风险。或许,创业板推出后,创投概念股的收益率会比主板高,但其风险也大,参与创投的公司不一定赚钱,而且成长性的公司夭折概率也较大。审慎“高收益高风险”原则,以免接下最后伤心的一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