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檀:别让低效企业拿钱到股市挥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 03:2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评论员 叶檀

  2月9日,两市全天成交逾2300亿,创近9个月成交额新高,跳空高开成为股市常态。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兴高采烈地博取政策红利,信贷增加与产业的萧条以及明确的政策,带动了股市火速上升。

  在2008年下半年,提振股市是维系经济信心所必须,也是政府先期挤破股市泡沫的弥补之策,而在今年1月各路资金寻找不到投资项目纷纷杀奔股市而来时,继续提振股市,就有避重就轻之嫌,延缓更为急迫的经济结构性调整重任。

  1月份银行体系新增信贷资金预计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照此增幅,无需政府再加刺激,我国的股市还会在流动性的刺激下,惯性上冲一两个月。

  股市上涨,最大的好处是引发财富效应,刺激居民消费,正如上一轮牛市所显现的,股市与消费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由于此轮股市上涨由政策驱动,而盘踞在股市中的大小非与新股发行等制度性障碍尚未去除,数据证明,随着股市上涨,大小非减持增加,报价提高。恐慌中的牛市,很可能成为财富再分配的又一渠道。如果股市直上重霄,直落海沟,这样的分配无助于拉动中产阶级的消费,而只会降低国内消费。事实上,那些大小非的得利者,他们具有全球性的消费视野,在今年春节为日本、欧洲等地的消费做出了贡献。

  在全球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我国资本市场一枝独秀的结果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值独领全球风骚。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中,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瑞士银行等从前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排名纷纷下滑,而中国银行业的领头羊们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位居全球银行市值榜的前三名。这种估值差异有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存在高估的压力,如果汇率不能大幅变动,则意味着国内潜在的通胀压力在上升,紧缩与流动性增加并存,会形成更加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资本市场在政策引导下急剧上涨可能严重损害实体经济。救市造成的货币聚集效应形成了货币高地和洼地,我国大企业、大项目、资本市场中的中小盘股成为吸纳货币洼地。前者说明了资金去向集中于政府担保的企业,后者说明,目前股市投机涌动。

  应该警惕的是,由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缓解。因此,许多资金辗转进入股市淘金,新增贷款中短期票据占比过大,就很能说明资金给企业补财务漏洞、投机的倾向。而我国的宏观经济仍然位于紧缩区间,事实上,除了政府主导项目之外,企业投资机会并不多。作为最体现GDP发展速度的经济指标之一,中国电力联合会预测今年电力需求 “前低后高”,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5%左右。中电联预计今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将是电力增长最困难的时期,上半年仍有可能持续出现负增长。企业投资机会减少,最大的去年是流向股市。

  众所周知,以往我国的股市没有成为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地,而是解决资金不足、进行行政性重组的主要工具。这使股市不仅没有能够促进经济效率大幅增长,有时反而促使低效企业在上市公司的包裹下招摇过市。如果资金潜流入股市,如果股市未能起到优化配置的作用,就是资金的浪费,迟早会让投资者与实体经济付出代价。

  宏观经济冷热如此不均,有关方面应该严防资金滥用,在放松信贷总额的前提下,增加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与考核,让高效率企业获得稀缺资源,而不是由政府兜底,让低效率的大企业拿着资金到资本市场挥霍。

  紧缩周期的股市是制度性修复的大好时机。不论何时,股市的核心症结不能忘。股市在经济急剧紧缩期必须要稳定以振作士气,但为稳定而稳定绝不是提振市场股市信心的目的,股市稳定可以腾出空间进行实体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布局,可以着手进行必要股市制度性改革,如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而后推出新股,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进行并购重组。

  企业与金融机构进入股市的资金量,作为风向标应该密切关注。这可以判断,股市是否依靠货币投放增长与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渠道过快上涨、过度投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