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报业绩刻意做差说背后的潜台词

  黄湘源

  一个关于2008年报业绩被“刻意做差”的“雷人”之说,在让人不胜惊讶之余,也在无形之中鼓励着一种蠢蠢欲动的幻想。所谓被“刻意做差”的反面,岂不也就等于是说,如果不是被“刻意做差”的话,过去一年的业绩似乎原本是应该还不差的么?!

  问题并不在于所谓2008年报被刻意做差的说法有没有一些多少可以说明问题的实例,问题是与之相对应的原本应该还不差的判断,如果就是其所要说明的结论的话,那就不仅是“雷人”,简直就是令人不能不大发其“囧”的欢喜冤家———大“槑”而特“槑”了。

  当金融危机的风暴刚刚开始席卷全球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不会对我国产生太深影响的幻想,可是,无情的现实很快就粉碎了这种幻想。尽管目前所已经产生的全部经济数据无不表明,我国的GDP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但由于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它对我国各方面经济状况的严重影响也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估计不足就越有可能演变为更为严重的风险。

  在年报业绩预告披露过程中,就有44家公司年报预告业绩发生变脸。对于变脸的原因,上市公司大多说得很坦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如果用阴谋论的眼光看问题,也许这里面不无另外的玄机,比如为大小非减持制造藉口,或者借金融危机的名义“一次亏个够”等等。在这里,我们无意为任何一种的刻意做账技巧辩护。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年报不是真实地披露自己的业绩,而是刻意做账做出来的。这样的年报,不是有毒的“馅饼”,就是暗藏机关的“陷阱”。2008年年报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馅饼”或“陷阱”,也是不奇怪的。但是,这同由于对金融危机估计不足而造成的年报预告业绩变脸是两回事。事实上,对金融危机估计不足的风险还真是一回事,不仅2008年报预告业绩的变脸未必会止步于此前已经变了脸的那44家,就是已经越来越趋于明朗的去年全年整体业绩下滑的趋势也不可能到此为止,更严重的问题还可能发生在今年的一季报、甚至是半年报。

  从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的资料中看到,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国经济内忧外患,不仅备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而且在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增速减缓、外盘股市拖累等多重强烈负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上市公司出现业绩下滑,是不奇怪的。但是,如果由于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而使得其对处于传导线路远端的实体企业的影响还没有来得及得到充分的表现,特别是由于我们的有些企业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估计不足,一些企业业绩下滑或许暂时还没有预期那样严重,但那反倒非但不能高兴得太早,而是更值得担忧的。

  深发展的大规模计提拨备并没有让人大吃一惊。该公司在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拨备56亿元,核销94亿元,核销了全部损失类和可疑类不良贷款,绝大部分竟然是2005年以前发放的历史贷款,包括很大一部分次级类不良贷款。可见,深发展2008年全年净利润较2007年一次性降低约77%这件事本身,其实反而比上年同期一次性发酵暴涨88%让人更为放心。毕竟,在这个金融危机大潮把不良资产泡沫冲上沙滩的时代,让人把“裸泳者”一次看个够,并不是坏事。

  毫无疑问,过多的幻想不过是躲在“刻意做差”后面的潜台词。娱人者幻想,误人者亦幻想也。与其靠捉摸不定的“阴谋论”去编织希望,还不如早早先打破幻想的镜花水月。

    相关专题:

    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