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评论员 叶檀
国泰君安的一份内部财务报表曝光,《每日经济新闻》发现这家总共有3000多员工的证券公司,去年的薪酬及福利费用竟然达到32亿元,人均高达100万元左右。虽然国泰君安在4日下午回应称,“预提薪酬费用总额并不一定当年发放”,但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当下,国泰君安的这份财务报表还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国泰君安的高薪,似乎是有关人士对于自己挺过2008年熊市的奖赏,这对于正在紧缩中煎熬的投资者、消费者是巨大的刺激。
要认识清楚这一事件,我们必须从源头说起。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所报道的人均百万年薪,国泰君安从经营业绩、社会责任、薪酬计提的技术三方面,在其网站上做出澄清。
国泰君安的经营业绩不必质疑。根据1月2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8年国内107家证券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482亿元,全行业净利润同比总体缩水约63%。但中信、国泰君安等大型券商依然位居前列,国泰君安以近56亿元的净利润占据7家非上市券商的首位,而中信证券在上市类中排名第一。
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很多大型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经营能力不成正比。我国证券行业从上一轮熊市刮骨疗毒之后,全行业净资产与净资本在2008年全都增加,一是滚存利润,二是外部注资,上市券商自不必说,国泰君安也有汇金这第二大股东的助阵。而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等券商的法人股减持收益,也可以视为制度性红利的象征,而非经营能力的体现。
国泰君安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何处?就来自于法人股的集中抛售。2008年上半年,国泰君安抛售上市公司解禁法人股收益近40亿元。国泰君安在2000年后的资产重组过程中,曾以置换方式获得中国石化、大众交通、申能股份等几家上市公司法人股,其中以每股2.50元的价格获得中石化5.87亿股国有法人股,占其总股本的0.68%。
也许我们更应该把国泰君安看成一家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而不是一家成功的综合性券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次性抛售固然可以在2008年获得一次性收益,弥补经纪、投行业务的下降绰绰有余。那么,在法人股抛售之后,公司的赢利点在哪里?是否继续依靠大券商的地位,吸进低价法人股?坐等市场回暖,这不仅是典型的寅吃卯粮的行为,还是一种仗势吸纳资本市场财富的行为。
通过国泰君安等券商的高薪事件,我们看到的是大型券商靠天吃饭与靠体量优势吃饭的贫弱竞争力,而不是高薪的道德问题。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好吧,高薪就高薪,高薪养创造利润的人才。问题是,在我国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领取高薪者,真的是板上钉钉的人才吗?
至于以依法缴纳税费作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论据,就是没有犯法即为道德高尚一样,属于戏弄大家的智商,不值一提。
最有说服力、最重要的辩护来自于技术数据。国泰君安表示,2008年全年预提薪酬费用总额32亿元,是根据公司历年报的经营业绩、按照董事会通过的薪酬方案计提的未经审计的数据。“计提”和“发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008年底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由历年节余、当年计提和当年发放三部分组成,证券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为长远发展,券商薪酬政策普遍实行以丰补歉原则。计提的薪酬总额是根据董事会的规定,必须留出一部分用于长期激励、风险准备、以丰补歉和其他福利,而不是当年计提就当年发放。
我们承认如下几点:当年计提确实未必当年发放;按照利润与基数如此计提也是常态,并不违反会计准则;从前两年的薪酬发放数字看,国泰君安不是肥猫的典型;作为国有控股的大型券商,在财政部、证监部门对金融机构高管高薪逐步重视之际,顶风作案恐怕也不是国泰君安所为。
不顾反对意见,国泰君安执意大幅计提,显然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应该有更加深远的目的。此前,市场一再注意到国泰君安雄伟的上市计划,第二大股东汇金的减持纷纷攘攘,国泰君安的计提是否与未来的盈利规划、上市计划暗通款曲?
所谓百万年薪当然不可能真正落入个人腰包,不过,这不应妨碍各方反省中国金融机构的薪酬激励与会计准则的漏洞,国泰君安应该庆幸自己成为反思的对象。国泰君安的计提尚未经过审计,如何发放需要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批准,这是检验券商的公司治理制度的大好时机。
国泰君安高薪事件之所以点燃投资者的怒火,是基于对银行、大型券商等机构业已存在的信任危机——市场与行政不分,垄断与竞争不分,而绝不仅仅因为他们多计提了三五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