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完善A股市场核心功能建设资本强国

完善A股市场核心功能建设资本强国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 胡汝银

  在美国陷入次贷危机之后,不少人开始议论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无可能取代华尔街的国际地位。显而易见,这种取代在近期之内绝无可能,中国资本市场远未为这种取代做好必要的准备。中国资本市场尚无法提供充分而又可靠的金融服务,让国内外投资者在现有的市场上灵活高效地配置足够数量的多样化的人民币金融资产,并低成本地对这些资产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何以如此?中国金融市场、包括A股市场如何做强做优?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实体经济的成长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支持?如何发展成为极具国际竞争优势和世界首屈一指的投融资平台?

  爱因斯坦说得好:面对重大问题时,我们应站在较高层次来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面对以上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从股票市场运行核心问题的高度去审视和反思,同时避免对中国股票市场问题的错误解读,也避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错误解读。

  股票市场的核心功能

  包括股市在内的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发现或准确定价。其他所有功能的正确发挥皆以此为基础。

  从市场功能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原因,是次贷市场出现严重的定价不当,低质量、高风险的次贷资产的定价过高,被当作优质资产以较高的风险折扣来交易,从而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并传导到全球金融体系。因此,这是一次典型的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泡沫?简单地说,就是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大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这种基于定价不当的泡沫往往与过度投机密不可分。投机性泡沫是金融脆弱性的一个标志,也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历史上正是投机性泡沫引发了多次金融危机。

  A股市场竞争力分析

  中国已然是一个资本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资本强国。一个资本强国应在制度、市场、技术、组织和产品这5个重点战略领域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

  用SWOT方法对中国A股市场的上述5大领域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更清晰、更完整、更简洁地把握中国A股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变革与努力的方向:

  优势(S):庞大的实体经济总量、国民储蓄总量与社会投融资需求,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良好的交易技术系统。

  劣势(W):制度方面:市场化水平低,政府过度管制,制度成本过高,法治和监管基础薄弱。市场方面:现代契约精神欠缺,合规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太差,投机气氛浓厚,风险管理机制落后,投资者素质不高,市场不成熟,波动大,风险高,效率低,价格形成机制极不完善,对外开放程度低。组织方面:组织效能和治理质量不高。产品方面:产品创新迟缓低效,政府成为事实上的产品创新主体,创新的制度成本过高,程序繁杂,衍生品市场缺位,金融工具创新严重不足和严重滞后。

  机会(O):大量的新业务,新市场,新产品,新需求;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可进一步带来多种新的发展契机等。

  威胁(T):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加剧,竞争实力相差悬殊。

  可见,尽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现阶段的中国资本市场实质上依然是一个非常落后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同时,在制度性基础设施和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在制度性基础设施方面,成熟市场的制度框架由两大支柱支撑,一是足够的经济自由保障,二是健全的市场秩序,包括根基深厚的自我规制、法治秩序和公正博弈精神。迄今为止,中国资本市场这两大制度支柱的建设仍未到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做大做强A股市场大讨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