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战略投资者出货自救 A股离心隐忧(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02: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市场仍然警惕工行

  大盘中资银行股在海外上市的时候,引进诸多海外战略投资者,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在国际化方面的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注定了今天的减持行动及对市场影响的不可避免。

  进入2009年以来,海外战略投资者离场中国银行股,呈愈演愈烈之势。此前,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已于1月7日向市场配售了56亿股建设银行H股股份,持股比例由19.13%降至16.6%,套现28亿美元。

  “美国银行的出售举动表面上看起来不错。”PeterS.Cohan&Associat投资公司总裁彼特·科安(Peter Cohan)评价称。从销售文件来看,美国银行是以每股3.92港元出售的,比减持前一日的建行H股收盘价4.45港元低了12%。“12%的这一折扣使我感到紧张。通过把这批股份分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慢慢出售,美国银行应该可以以市场价格售出。”科安认为,美国银行的“贱卖”暗示了自身财务困境。

  而现在市场关注的焦点则是将于今年4月份迎来限售股解禁的工商银行。今年4月28日,工行的战略投资者,包括高盛、安联、美国运通持有的120.92亿工行H股将迎来解禁。2006年,以高盛为首的财团出资37.8亿美元收购工行10%的股份。

  此前,工行投资者关系部曾对媒体表示,从日常沟通情况看,工行对高盛很放心,因为高盛目前不缺钱。

  截至目前,上述工行的外资股东均没有透露出售工行股份的计划。高盛集团新闻发言人曾对记者表示:“我们的损失报告并不影响我们对工行甚至对中国投资的态度,我们认为,中国的投资潜力非常大。”而在2008年5月,安联集团亚太部执行副总裁杜汉诗(Heinz Dollberg)接受记者采访时亦明确表示,安联无意出售持有的近2%工行股份。

  但是,市场的看法可能并不会如此。在昨日的香港市场,唯有工行的股价是下跌的,全天下跌1.17%,收于3.37港元,这一走势表明,市场对未来工行战略股东的减持还是心存戒备。

  海外投资者在香港市场的减持,对A股市场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减持建设银行H股当天,建设银行H股深跌8.76%,而建设银行A股,亦有3.88%的跌幅。而在最近20个交易日里,建设银行(601939.SH)的股价跌幅为9.33%,中国银行(601988.SH)的跌幅为5.38%,而同期上证综指的跌幅仅为1.81%。

  华泰证券研究员刘晓昶分析,短期建设银行受减持影响,H 股股价将受到一定压制,相应亦会拖累A 股股价表现。

  渤海证券研究员张继袖分析,对于减持的这些股票,新的接盘者将受到120天禁售期的约束,“但买家可以通过做空相关银行H股以锁定利润,从而对股价造成压力,从而对相关银行股的A股股价及整体A股市场承压。”

  蔓延A股之忧

  更让人放心不下的是,外资战略股东的减持可能会从海外市场向A股市场蔓延,并从银行股向非银行股蔓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