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中彬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金融危机及市场监管进行了反思。他表示09年中国资本市场将会有不少亮点呈现。
经济观察报:对此次金融危机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祁斌:从郁金香泡沫,到1929年股市的崩盘,到这次的金融风暴,所有的金融危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美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投机家说,没有什么人类历史比华尔街更加能够千篇一律地重复自己。
最近我去纽约参加了一次会议,跟一些华尔街专门从事CDO(担保债务凭证)、CDS(信用违约掉期)交易的交易员进行了探讨。我问他们:“CDS市场的规模已经炒到了美国GDP的数倍,你们当时难道就一点感觉都没有吗?”很多人讲,当时感觉已经非常不祥了,已经觉得非常不安全了,二月份曾跑出来过,但是看到别人都在继续炒,三月份又冲进去了。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新瓶装了旧酒。
经济观察报:怎么评价美国的投行模式?
祁斌:实际上,可以发现并不是投资银行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投资银行偏离了投资银行业务,也就是说,当它脱离开自己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业务时,它就面临了非常大的风险,所以,未来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还应该更加注重其核心业务。
我想投行的业务肯定没有终结,还有成千上万的公司要上市,尤其是在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目前的阶段,这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
全能银行是否从此独占鳌头?很难说。即便今天商业银行在收购投资银行之后,也可能会更多向投资银行转型。美国金融体系在过去一百年中发生了一个变化,1913年的时候美国股市的规模和银行存款相比大致相当;一百年之后,这个比例变成了9比1,也就是说一百年下来,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离开商业银行走向市场,这是有必然性的,某种意义上证明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从长期来看是会胜出的。任何金融体系都有其成本,我们应该借鉴各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选择一个对中国来说成本最低的方向去发展。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今后国际上能否成立一种联合的监管体系或者形成一种国际性的组织来进行联合监管?
祁斌:此次金融危机证明,现代金融风险跨越国境的传播速度和破坏力是超乎想象的,不仅跨境协调监管成为一种必然,而且对各国的金融体系自身的健康和效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冲击到哪里,它自身的体系不行马上就垮。这次看到全球的监管机构,全球的央行都坐到一起共同面对。如果说这次危机能带来任何进步的话,这或许算是一个进步。
我记得戈登在《伟大的博弈》中,最后几页的时候讲过一段话,那是在1999年,也就是9年之前,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有预见性的。他说,资本市场正在彻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华尔街已经超越了国界,它的影响力也超越了国界,但是监管只能够止步于各国的边境之内。他说,也许只有一场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全球金融灾难,才能够带来一个统一而有效的全球监管体系。我们现在看到,华尔街的“泰坦尼克号”的灾难已经发生,我们也看到,各国的政府正在积极地联手进行救助,会不会由此就产生一个有效的全球监管和协作体系呢?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
相关报道: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