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远水与近渴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5日 23:28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忻尚伦

  创业板,这个在今年上半年曾被无数资金争相追逐的概念,在沉寂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昨天再度成为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昨天在出席由深交所主办的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时公开表示,要适时推出创业板。其目的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尚福林认为,还需要扩大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探索建立覆盖全国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路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方式。

  他指出,在创业板制度的设计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集中市场的智慧,探索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新市场,增加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覆盖服务能力。

  包括证监会前主席周道炯、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内的一概与会金融专家昨天均认为,目前正是推出创业板市场的较好时期。

  “我们拿4万亿、8万亿、10万亿,要拿钱出去,创业板推出来不要花一分钱啊,所以我觉得是很好。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时机推出来,它对稳定资本市场和防范风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有风险,我说了它是两面的。”周道炯说。

  大声疾呼的背后,是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这一现实问题,事实上,其并没有随着信贷放松而缓解。

  “一些银行界的朋友向我反映,按现行的制度,只要100家放贷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家的贷款出现了风险就要受到严格处罚。这样一来,谁还有贷款的积极性?因此银行有钱必然向大企业集中。”证监会原主席周正庆担心这会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则鲜明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果不在市场找到一个突破口,将来采取什么办法都没用。”据介绍,现在央行负债资产业务中,所有金融机构存款里大概58%—60%是中长期贷款,在大企业、中企业的资金很困难情况下,中小企业更拿不到钱。

  陈耀先说,在4万亿元刺激经济实施过程中,GDP上去了,还是解决不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我觉得有可能因为投资拉动起来以后,能源、原材料、电力,包括货币都会紧张起来,有可能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他指出,在启动内需、促进增长的框架中,可以在宏调措施下再发展市场这个手段,“已经比较成熟的创业板应该积极地推出去。”

  但也有不同声音。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魏加宁看来,创业板的推出已经错失了一个最佳时机。“前几年A股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如果我们当时能够及时地推出创业板,能够分流一部分A股市场的资金,减轻A股市场的泡沫,同时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而现在则面临两难的选择——推创业板,主板市场会不会受什么影响?

  “我认为现在的问题,都不是研究的问题,而是决策的问题。”魏加宁说。

  还有更为审慎的声音。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所长穆荣平就对上创业板的企业资质提出了问题。他认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是“能到创业板的同志应该是身体素质比较好,能有身高和体重的人”,但中小企业中还有很多,“应该说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在生死存亡线上挣扎。”

  知名经济学家李扬甚至建议,宏观调控目标应转变为就业优先,救助的主要目标不应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而应是担负着就业重任的传统中小企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