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檀 评论员
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北京大学曹凤岐等国内10位知名教授最近联名上书,建议扩大内需应把提振股市作为切入点。建议书认为股市暴跌对居民收入和消费产生重大影响。股市稳定回升,能够起到增强信心、扩大消费的作用。
十教授上书呼吁救股市,这是对资本市场的痛定思痛之语。时至今日,我们还必须回到原点,思考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思考资本市场中的种种反常现象。
上书主要提及了内需、财富效应与资本市场的定位问题,核心直指大小非。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为学者公开自己观点的勇气鼓掌。
通观上书,主要强调了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提振内需中的关键作用。一句话,是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合理性、合法性与重要性继续背书。这实在让人奇怪,中国股市发展近20年,难道还需要为合法性正名吗?
需要。这从资本市场屡屡被作为坏孩子严加管束,动辄要挤股市泡沫降低通胀就可以知道,资本市场的合法生存地位仅停留于纸面,而没有落实于行动。无论是《公司法》还是《证券法》,都没有根除股市是投机市场、是泡沫制造机这两根哽喉之刺。
上书的第二部分讲的是救市之法,用大篇幅讲述了如何解决大小非,这就暗示了大小非是目前股市不振的根本原因,就像国有股减持是上轮熊市的根本原因一样。
为了照顾有关部门的情绪,文章特意指出,“这绝不是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否定,而且是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完善”。笔者曾经提出二次股改,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后股改时代需要刮骨疗毒,通过新股发行机制彻底根除不正常的巨量大小限,通过资本利得税解决大小非。但是大小非们以及大小非的支持者们很不满意,认为是对市场化的嘲弄。
文章中提出“大非自锁”与“小非分割”的办法,所谓大非自锁是将上市公司的大非抛售与业绩挂钩。所谓小非分割是把持有同一公司非流通股500万股及以上者界定为“大的小非”,500万股以下界定为“小的小非”。披露“大的小非”,是指对要卖出的 “大的小非”必须预先披露——在未来一个月内,“大的小非”卖出的股份超过200万股以上者,均须提前5个交易日预先披露。让股民有知情权,保持市场稳定。而放飞“小的小非”则指完全放开。
大非自锁改变了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有企业愿意自锁吗?优质的企业愿意,因为他们希望把自己和滥竽充数的劣质企业区分开来。
大非自锁实际上是通过 “剖玉”的办法把上市公司的业绩大白于天下,区分出优质上市公司与劣质上市公司。如果把资本市场比作一个玉器市场,如果上市公司是好玉,那么,持玉的主人乐意把玉剖开,让购买者细细品鉴,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而不诚信的市场,多数厂商乐意让顾客打赌,以一定的价格剖开石头,看里面是不是玉石,这个市场的成交价格一定很低,而交易成本一定很高,市场的石头一定很多。同时,这样的市场一定会赶走诚信的交易者,因为拥有好玉的人会认为不值。
通过“大非自锁”的办法,提供了一个标准,将愿意“自锁”的上市公司与不愿意自锁的上市公司区分开来,投资者由此得到明确的底线,他们如果愿意购买不自锁的股票、愿意与垃圾公司为伍,这是他们的自由,而另一部分谨慎的投资者可以购买自锁的股票。鉴于中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性,鉴于资本市场缺乏信用硬约束,将股权向债权靠拢,是保护投资者的上佳选择。证监会的现金分红与再融资挂钩跨出了一小步,他们应该再跨出一大步。
大非自锁很重要,据笔者所知,有许多现金流紧绷的上市公司急于融资,而确凿的事实是,铁道部明示,还会向资本市场输送一些上市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有此计划,国开行与农行更是箭在弦上。
就像是讽刺,与十教授上书几乎同时,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先生在深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非政策不会变。两条新闻同一天出台,看上去像是打擂台。
这也可以为如下奇怪现象找到答案,为什么要采用公开上书这种形式?推测是沟通渠道不畅。笔者跟一些学者交流,了解他们对于资本市场节节败退痛心疾首,在年初的时候就对实体经济表示担忧,如今这些预言不幸一一应验。
救市论就是这么尴尬,在年初抑制泡沫的声音中,显得杞人忧天;而在股指回落2000点之内,救实体经济尚且不暇之时,又显得不合时宜。两难处境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尴尬境遇的典型反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