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既救市又治市 股指期货呼之欲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11:31  《数字商业时代》

  既是救市手段也是治市手段 股指期货更待何时

  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单边市,没有做空机制。当市场上涨时所有投资者都很开心,因为“有钱赚”;而下跌时,几乎所有人都倒霉,因为没有办法规避市场风险。所以市场的波动很大。

  坊间传闻,A股从6000多点跌至2000点,是基金追涨杀跌所致。“我要为基金说句公道话,”刘佑成告诉记者,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中国缺少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工具。“明知市场要跌,能不卖吗?唯一的策略就是抛售手中的股票,而由于持仓过大,卖出并非易事。”因此,“中国市场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引入做空机制。”

  刘佑成认为,引入融资融券业务是个非常好的开端,也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做了铺垫。 “我个人认为,未来半年或者一年内推出股指期货是非常好的时机,因为风险控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人才储备也相对完善。”

  王伟分析道,中国期货市场在没有受到任何倾向性政策的照顾下自生自灭,经过十一年的不懈努力,其自由竞争态势得到了良性循环发展,已形成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监管机制,而经过多年发展,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融资融券不能规避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一定是通过股指期货进行规避的。从避险的角度来讲,融资融券是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前奏,它是一个配套措施。”王士明说,股指期货可以熨平市场的波动幅度,当市场大幅上涨的时候,它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下跌的时候,又可以使下跌不致太快。

  “如果在5000~6000点时段推出股指期货,我认为大盘不会跌这么深。这样的产品推出,既是救市的手段也是治市的手段。”胡俞越坦言,治市和救市并重,救市是治标,治市方是治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