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尴尬的股权激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 07:0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肖柳

  浙江龙盛高管最近有点烦。从7月24日开始,由于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心,短短三个月,浙江龙盛股价便由17.6元高位迅速下跌到5元左右,这一价格与该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16.88元的行权价相差逾两倍。对于这种跌势,浙江龙盛董事长阮伟祥曾对他的下属说,“真不清楚市场是怎么定价的,怎么可能仅值这么一点钱。”

  6月18日,浙江龙盛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计划授予激励对象4120万份股票期权,设定的行权价为16.88元。从浙江龙盛股东大会前一日的收盘价13.91元来看,对这份将在一年后开始行权的激励计划,浙江龙盛高层充满信心。

  但市场是残酷的。分析人士认为,按照目前的经济形势,一只5元的股票要在半年内涨到15元以上,难度非常大,除非有重大改观。如果股票到行权期依然在行权价格之下,期权就没有内在价值,变成一张废纸,当初激励高管层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事实上,上述担心让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放弃或者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昨日,就有包括宝钢股份中集集团中工国际大连国际在内的四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股权激励计划。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32家上市公司宣布停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更有甚者,近期出现已经由股东大会通过可以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也被终止或撤销。

  10月18日,康恩贝终止了2006年9月份就由股东大会通过的股权激励计划;10月29日,万业企业撤销了2008年3月份已经由股东大会通过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些上市公司表示,由于国内证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继续实施该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已难充分体现。

  对于上市公司董事会作出撤销或终止股权激励计划的行为,一位对股权激励有较深了解的券商人士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从股权激励的目的来说,是要让被激励对象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能够直接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但以原来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行权价和现有的股票价格相差太大,有的已经是腰斩了几次了,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但是他也指出,股权激励都有一个比较长的行权期,五六年甚至八年都有,如果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上市公司,在这么长的行权期里,它的股价总能反映它的价值,现在定一个看起来很高的行权价,今后几年说不定就是很低的价格,比如伊利股份,它定的行权价是13元左右,后来股价上升到30元以上时,很多投资者都觉得伊利股份股权激励定的价太低了,现在大家又觉得这个价格很高了,但几年以后,也许相比起来又低了。

  所以,他认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现在不断地放弃或者终止原来的激励计划,其实是说明高管们对未来的增长也很没底,他们真正在意的就是一两年内的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